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一五爱》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其一五爱》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天不生斯物,将如冻者何。

为谁忙作茧,到底化为蛾。

种至春还育,功于世最多。

香闺不知织,岁岁赐香罗。

(0)
翻译
如果没有这种东西存在,寒冷的人该怎么办呢?
它是为谁辛苦地结茧,最终又化身为蛾?
它在春天繁殖生长,对世间贡献极大。
深闺中的女子并不懂得它的编织,年年都能得到它赠送的香罗绸缎。
注释
斯物:指代某种事物,这里可能是指蚕或丝。
冻者:寒冷的人,比喻需要温暖的人。
育:繁殖生长。
香闺:古代女子居住的精致房间。
香罗:一种高质量的丝织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深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昆虫生存状态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宿命论和无常观。

"天不生斯物,将如冻者何。为谁忙作茧,到底化为蛾。种至春还育,功于世最多。香闺不知织,岁岁赐香罗。"

诗人先提出一个哲学问题:如果天地不再生长万物,那些即将消亡的事物又将如何自处?接着通过对蚕的描写,表达了生命无常和宿命的观点。蚕忙碌地编织茧,终究化为蛾,这一过程在诗人看来,是一种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

"种至春还育,功于世最多。香闺不知织,岁岁赐香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生命和劳作的一种赞美。在这里,诗人通过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生育力的赞叹。而最后两句,"香闺不知织,岁岁赐香罗。"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生活空间,香气浸透的内室里,每年都有新的丝绸被赐予人们。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笔力,更是对生命、自然和宿命的一次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

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

(0)

七月既望晚观菱壕

官壕水落两三痕,正是秋初雨后天。

菱荇中间开一路,晓来谁过采菱船。

(0)

丁酉四月十日之官毗陵舟行阻风宿椆陂江口二首·其一

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

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

(0)

十二月初六日出郊途中值雪偶成小律诗

宦尘役役走长涂,岁晚离家只自吁。

风入破舆寒彻骨,雪穿疏幌乱沾须。

横陈瑞色今如许,定拟丰年可大书。

州县徒劳何敢惮,万家温饱即吾庐。

(0)

海棠

戢戢虽聚头,脉脉俱俯地。

既言是姊妹,又却相妒忌。

面痕赤未没,尽是伤爪指。

不然睡未醒,被人沃井水。

(0)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

芳水戏桃英。小滴燕支浸绿云。

待觅琼觚藏彩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沈。

天上许飞琼。吹下蓉笙染玉尘。

可惜素鸾留不得,更深。误剪灯花断了心。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