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诗人借景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开篇“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两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新安郡,当夕阳西下时,这些山峦都披上了金色的外衣。这不仅是景色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接着,“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与悠长的情怀。断猿,即山谷中的猿声,在夜深人静时尤为凄清,它似乎知道夜晚的漫长;而秋草则在江边生长,使得江水显得更加绵长。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两句,则转向了对友情的赞颂与自我品格的坚守。疏发,即稀疏的树木,它们在冬天也能保持本色;青松则更加坚韧,不畏严寒,这些都象征着诗人对朋友之忠诚和个人的节操。
最后,“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汉朝时期那位爱才的君主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自己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题柱,即在柱上留下文字,以此作为等待归乡的凭证。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个人坚守品格的决心。每一个意象都紧扣主题,共同构建了一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画卷。
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
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
紫阳磊落继前庚,五百年来公降生。
凤凰在郊龙在野,山阜冈陵罔不增。
麻姑王母皆誇诞,渤澥漂桑海为岸。
一气浑沦转八纮,何者支兮何者干。
亿万长留石室书,汉廷无数马相如。
中元甲子今初起,月到天心水到渠。
将军勇略贯今古,稚子能文君好武。
几年血战靖妖氛,四海芳声驰幕府。
岭东昨破岑冈贼,豺狼昼号鲸鲵泣。
忽闻诏下调西州,西人举额东人愁。
霓旌月映三江夜,虎帐霜传八桂秋。
君不见楼船昔渡蛮溪涨,铜柱今悬霄汉上。
斯人寂寞已千秋,愿君早绘麒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