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荒方荐至,不意我身逢。
百亩皆空土,千家尽辍舂。
食糜同小范,尝草似神农。
辟谷忧无术,吾将问赤松。
兵荒方荐至,不意我身逢。
百亩皆空土,千家尽辍舂。
食糜同小范,尝草似神农。
辟谷忧无术,吾将问赤松。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诗人以“兵荒”开篇,点明了时代的背景,接着描述了土地荒芜、百姓无法耕作的惨状,粮食价格飞涨,饥饿的尸体遍布道路。诗人自己和家人只能每日喝粥度日,尝试着寻找食物,甚至尝试食用百草。这种生活状态在三百年内未曾有过,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无奈。诗中流露出强烈的民生关怀和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新月帘栊,清霜楼阁,瑶笺低映琼钗。
几度回身,沉吟未按红牙。
闺中清课浑如许,讶罗浮、近隔窗纱。
只乌丝,界住珍珠,不共横斜。
一枝漫置传花驿,正马蹄香处,尔许韶华。
小试和羹,江乡疏笋清嘉。
青鸾也自无消息,算双栖、除是寒鸦。
待朝来,柳絮因风,重赋尖叉。
夕阳荒影,怪西风吹瘦,一丝丝碧。
衰草长亭寒水渡,别意何堪重忆。
系马痕消,藏鸦荫减,无限凄迷色。
霜清绝塞,也应摇落山驿。
漫道灞岸荒芜,隋堤萧索,愁煞长途客。
鹦鹉楼头春梦换,昔日依依犹识。
褪尽腰围,抛残眉谱,怅望烟痕直。
黄昏将近,更谁吹动羌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