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惊飞紫塞笳,春风辞却瘴江花。
淋漓翰墨经寒雨,错落珠玑绚彩霞。
哀似仓书啼鬼魅,阵横张草走龙蛇。
晚来明月江汀集,小篆犹看印浅沙。
暮雪惊飞紫塞笳,春风辞却瘴江花。
淋漓翰墨经寒雨,错落珠玑绚彩霞。
哀似仓书啼鬼魅,阵横张草走龙蛇。
晚来明月江汀集,小篆犹看印浅沙。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与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融入了文人墨客的情感与艺术追求。首联“暮雪惊飞紫塞笳,春风辞却瘴江花”以对比手法展现季节变换的景象:暮雪覆盖边塞,笳声凄厉;春风拂过瘴江,花儿凋零。这一联通过“惊飞”和“辞却”的动态描写,赋予画面以生动感。
颔联“淋漓翰墨经寒雨,错落珠玑绚彩霞”转向对文人墨迹的赞美。淋漓的笔墨在寒雨中挥洒,如同错落有致的珠玑在绚烂的彩霞中闪耀,既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也寓意着艺术作品的璀璨夺目。
颈联“哀似仓书啼鬼魅,阵横张草走龙蛇”则将情感进一步深化,通过“仓书”(古代文书)与“鬼魅”的哀鸣,以及“龙蛇”般的草书阵势,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艺术的自由奔放。这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哀思,也有对个人情感的释放。
尾联“晚来明月江汀集,小篆犹看印浅沙”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晚霞映照下的江边,明月升起,诗人或许在沙滩上留下小篆的印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联以静谧的场景结束,给人以深远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