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三》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三春芳草变斜阳,二九朝英志国殇。

赵相铭旌应早就,段卿笏板未全偿。

为颜著节皆卢使,与杜齐名独范当。

董笔未乾齐简在,肯教忠佞不分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十八忠节吟三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赞美,表达了对忠诚与节操的崇敬之情。

首句“三春芳草变斜阳”,以春天的美景转瞬即逝,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引出对历史人物忠诚与节操的思考。接着“二九朝英志国殇”一句,通过“二九”这一数字,暗示了两位或一组人物的牺牲,他们的壮志未能实现国家的安危,表达了对英雄牺牲的惋惜。

“赵相铭旌应早就,段卿笏板未全偿”中,“赵相”和“段卿”分别指历史上的赵普和段秀实,他们都是忠诚的代表。诗人感慨赵普的忠诚早被铭记,而段秀实的忠诚却未能完全得到回报,表达了对忠诚者命运不公的感慨。

“为颜著节皆卢使,与杜齐名独范当”两句,通过“颜”、“卢”、“杜”、“范”等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忠诚与节操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这些人物的忠诚与节操值得后人铭记,并与杜甫等伟大诗人并列,体现了对这些忠诚者的高度评价。

最后,“董笔未乾齐简在,肯教忠佞不分行”一句,以“董笔”和“齐简”象征历史记录的公正,表达了诗人坚信历史会公正地评判忠奸,不会让忠诚者默默无闻,也不会让奸佞之人逍遥法外。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赞美,深刻表达了对忠诚与节操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历史公正性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淮南行二首

人去宫门寂,丹成宝鼎空。
砌下苔钱紫,庭中霜叶红。
思君听松籁,精魄上高穹。

(0)

琴操·残形操

狸之文兮,蔚乎其成章。
身之孔昭兮,而其智之不扬。
维元首之昧昧兮,而股肱孰为其良。
吁嗟乎,狸之祥兮。
非吾之伤兮,其谁为伤。

(0)

三妇艳歌

大寻双绮襦,中妇红罗裾。
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宇。
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0)

山中二首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舂。
千点梅沉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
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

(0)

食虀有作

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虀。
付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
宫徵难忘味,膏梁勿遽迷。
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

(0)

孙倅书尾附二诗

已作惊禽不择柯,异乡那复困风波。
别来莫讶书凄恻,忧患艰难我最多。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