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
俱动齐息不相违。令彼嘉客澹忘归。
时久玩夜明星稀。
妙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
俱动齐息不相违。令彼嘉客澹忘归。
时久玩夜明星稀。
这首诗《白纻歌九首(其二)》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场景。
首句“妙声屡唱轻体飞”,开篇即以“妙声”点题,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动听,仿佛那声音能让人身体轻盈地飞翔起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流津染面散芳菲”,进一步描述音乐如同流水般滋润着人的脸庞,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将听觉与嗅觉的享受融为一体,使人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花园之中。这两句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多重感官体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音乐世界。
“俱动齐息不相违”,则揭示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还是自然界的风声、鸟鸣,它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生命之歌的不同表达形式,彼此之间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宇宙乐章。这种“俱动齐息”的状态,暗示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外界的深层连接,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令彼嘉客澹忘归”,表达了音乐的魅力足以让欣赏者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返回现实世界的渴望。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极高赞誉,也是对音乐能够触及人心深处、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深刻洞察。
最后,“时久玩夜明星稀”,以夜空中的星星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人们或许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星空对话,感受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渺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鬼星犯座斗柄移,海风吹折枯桑枝。
翻山倒海地轴裂,六鳌并力孱难支。
丈夫屹立未可惧,剥复相代会有时。
吾乡宋末有二老,不以节见谁则知。
谢公无官亦无禄,并无一旅随奔驰。
敌军开门受降表,大江南北无立锥。
聘书到门以死拒,窃愿上比古伯夷。
仲尼尊周守臣分,宜于革命多恕词。
《三百篇》终录《商颂》,未敢滥及《采薇》诗。
首阳饿死志未白,不遇公等当告谁。
太公蒙面诛妲己,应立微子而臣之。
马前数语寓史法,左右敢以兵甲施。
大义凛凛在万世,公急起与相扶持。
当公变名学卖卜,混迹岂屑同子皮。
麻衣大哭建阳市,一琴一砚常相随。
砚则毁矣琴则碎,铜驼卧棘秋生悲。
幽燕古俗尚奇节,庙食于此佥曰宜。
我欲从公卜死所,公其鉴我示我龟。
骊驹在户不忍别,愿荐兰芷招湘累。
悯忠相去不咫尺,恨未一读《曹娥碑》。
《别谢文节公祠》【清·胡思敬】鬼星犯座斗柄移,海风吹折枯桑枝。翻山倒海地轴裂,六鳌并力孱难支。丈夫屹立未可惧,剥复相代会有时。吾乡宋末有二老,不以节见谁则知。谢公无官亦无禄,并无一旅随奔驰。敌军开门受降表,大江南北无立锥。聘书到门以死拒,窃愿上比古伯夷。仲尼尊周守臣分,宜于革命多恕词。《三百篇》终录《商颂》,未敢滥及《采薇》诗。首阳饿死志未白,不遇公等当告谁。太公蒙面诛妲己,应立微子而臣之。马前数语寓史法,左右敢以兵甲施。大义凛凛在万世,公急起与相扶持。当公变名学卖卜,混迹岂屑同子皮。麻衣大哭建阳市,一琴一砚常相随。砚则毁矣琴则碎,铜驼卧棘秋生悲。幽燕古俗尚奇节,庙食于此佥曰宜。我欲从公卜死所,公其鉴我示我龟。骊驹在户不忍别,愿荐兰芷招湘累。悯忠相去不咫尺,恨未一读《曹娥碑》。
https://shici.929r.com/shici/U4wwM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