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灵识阳月,怪树知穷谷。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
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世事兼漳■,温凉俱所欲。
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
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
阴灵识阳月,怪树知穷谷。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
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世事兼漳■,温凉俱所欲。
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
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十月十三日自郡归山中寄周秀实昆仲》。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阴灵、怪树和山路的崎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自然环境。"阴灵识阳月,怪树知穷谷"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界以感知力,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描绘了山路曲折,难以辨别方向的情景,反映出诗人归隐之路的艰辛与探索。接下来,诗人感慨人间士人的忙碌与追求,对比自己的归隐选择,"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诗人对友人周秀实的评价,赞赏他的独特志向和选择。"世事兼漳■,温凉俱所欲"进一步表达了对世间冷暖的洞察,表明自己宁愿追求内心的平静而非外在的荣华。
最后两句"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诗人以"耿介"形容自己的品性,坚守原则,即使面对世俗的压力也不妥协。"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则告诫他人不要轻易评价自己,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群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自我品格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