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曾景建》
《答曾景建》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爱重吟来句,和经一处安。

亦知将作佛,何讶不为官。

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

疑根深未指,欲往愧飞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éngjǐngjiàn
sòng / zhàoshīxiù

àizhòngyínláijīngchùān

zhījiāngzuòwèiguān

chǔsāifēngyānjìnghuáiliǔcán

gēnshēnwèizhǐwǎngkuìfēihàn

翻译
喜欢反复吟咏这句诗,让它与经典一同安放。
我深知自己追求的是成佛之道,对于不再做官并不感到惊讶。
楚地边关的战争已经平息,淮河上的柳絮也已飘零殆尽。
对自己的疑惑根源深入探究却无从指明,想去探索又因缺乏才智而感到惭愧。
注释
爱:喜爱。
重吟:反复吟诵。
句:诗句。
和经:与经典。
一处:一同。
安:安放。
亦知:也明白。
将作:追求成为。
佛:佛教修行者。
何讶:不感到惊讶。
不为官:不做官。
楚塞:楚地边关。
烽烟:战争烽火。
静:平息。
淮波:淮河水面。
柳絮:柳树种子。
残:飘零。
疑根:疑惑的根源。
深未指:深入且不明了。
欲往:想要去探索。
愧:感到惭愧。
飞翰:飞翔的笔墨,比喻才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答曾景建》。赵师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首句“爱重吟来句”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来信中诗句的喜爱,可能包含了深情的交流和共鸣。次句“和经一处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的心意相合,共同寻求内心的安宁。

诗的后两联转向了对现实的描绘和个人心境的流露。“楚塞烽烟静”象征着时局的平静,而“淮波柳絮残”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寓言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有出家为僧的念头,但又因对尘世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牵挂而感到犹豫,“疑根深未指”,表明他对未来的抉择仍有所迟疑。

最后一句“欲往愧飞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立即回应朋友期待的歉疚,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责任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赵师秀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寿朱玉雪四十八

东吴诗客满华筵,灯节初临喜气偏。

玉雪驻颜将半百,蟠桃称寿儗三千。

几家公子能如此,四海清名不偶然。

昨夜推窗卜遐算,老人星耀斗南天。

(0)

寿陈参政宗理母·其二

白发萱堂近九旬,喜逢初度乐无垠。

橙黄橘绿秋将暮,桂子兰孙孝愈纯。

明主有恩封诰重,高年无恙赐袍新。

人间盛福应全备,遐算还期至大椿。

(0)

次韵答李司马用初二首·其一

古道休谈陈与雷,高情今也惜非才。

风尘岭表心应念,云树江东首重回。

奏凯只须閒里听,流光何惜暗中催。

丈夫有志轻离别,常笑曹公赋七哀。

(0)

食荠有感二首·其一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荠满园荒。

旋呼童子寻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尝。

荐酒漫誇蒲笋懒,调羹殊胜韭芽香。

居閒茹美皆君赐,补报无能感意长。

(0)

七月六日与寅友登紫薇楼小酌和雷大参韵·其一

蝉噪夕阳残暑天,高楼同上思茫然。

几株古树当窗外,一带吴山在目前。

知命已甘居草野,置身不觉到峰巅。

酒阑莫道休衙晚,醉眼犹思望日边。

(0)

送周亚卿乃子经赴试山西

过庭争羡白眉良,暂假晨昏归故乡。

天上祥麟元有种,月中仙桂岂无香。

关山夜静书声远,场屋秋高笔阵忙。

去去初心莫荒怠,早期步武谒明光。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