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起对月》
《夜起对月》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古风

西风扫浮云,素月清夜满。

幽人愁不寐,一夕几辗转。

天河见澄霁,江流俯清浅。

身随栖鸟息,兴与孤云远。

叩门复何人,隔竹空吠犬。

竟须掩关眠,炉薰袅香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对月而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西风扫浮云,素月清夜满”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西风吹散了浮云,露出了明亮的月亮,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清冷的月光。这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明与纯净。

“幽人愁不寐,一夕几辗转”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幽居之人因心中有所忧虑而难以入眠,一夜之间翻来覆去,无法安睡。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失眠之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纷扰和忧愁。

接下来的“天河见澄霁,江流俯清浅”两句,诗人将视线从天空转向地面,描绘了银河的清澈与江水的平静。这种由上至下的视角转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的心境从广阔的宇宙回归到内心的平静。

“身随栖鸟息,兴与孤云远”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进一步深化。他仿佛与栖息的鸟儿一同沉入梦乡,与孤独的白云一起飘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最后,“叩门复何人,隔竹空吠犬”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画面。门外传来犬吠声,却不知是谁来访,这增加了诗的悬念感,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竟须掩关眠,炉薰袅香篆”则收束全诗,诗人最终选择关门入睡,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宁静的努力。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草堂诗·其十一

浣花四月天气和,綵舟翠旂乐莫过。

离人千里起遥怨,缓棹一曲浮灵波。

惠风昙昙泛蘅杜,流云演演逾关河。

终然有怀春复夏,归去灞浐眠汀莎。

(0)

冬至日雪二首·其一

银河谁挽落层空,散作琼蕤六出同。

和气已随阳气至,人心自与帝心通。

鲁台不用书云物,楚俗由来验岁功。

多幸丰年又相继,从今卧治听衰翁。

(0)

胡笳十八拍.第十入拍

风尘澒洞昏王室,咫尺波涛永相失。

漂然时危一老翁,洒血江汉长衰疾。

笳一会兮琴一拍,青山落日江湖白。

身欲奋飞病在床,此心炯炯君应识。

(0)

宿信州景德寺禅月堂

野寺虚堂倚翠微,云山极目望中疑。

溪寒连舰栏干直,日暮高楼鼓角悲。

倒景星河光破碎,乱萤灯火影参差。

贯休髣髴英灵在,应笑登临强赋诗。

(0)

白鹤词·其七

一声嘹唳九皋禽,换骨轻清岁月深。

辽海等闲人不识,大罗天上有知音。

(0)

长芦寺

长芦禅刹昔经过,十载重游素发多。

南去宦情聊尔耳,西来师意竟如何。

千灯不绝开堂盛,一苇常存济世多。

我久途穷仗佛力,剩书内叶弭风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