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罢午睡足,琅玕青簟幽。
冷风时细细,鸣鸟故啾啾。
逢人多著屐,一月半梳头。
无限看山意,疏帘日上钩。
浴罢午睡足,琅玕青簟幽。
冷风时细细,鸣鸟故啾啾。
逢人多著屐,一月半梳头。
无限看山意,疏帘日上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山中的悠闲生活。首句“浴罢午睡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洗浴后,午睡醒来,身心俱足的状态。接着,“琅玕青簟幽”一句,通过“琅玕”(翠竹)与“青簟”(竹席),营造出一片清凉静谧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竹席的凉爽和环境的宁静。
“冷风时细细,鸣鸟故啾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冷风的细微与鸣鸟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又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冷风的“细细”与鸣鸟的“啾啾”,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逢人多著屐,一月半梳头”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人交往的情景,以及日常生活的简朴。穿着木屐,一个月才梳一次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物质的淡泊。
最后,“无限看山意,疏帘日上钩”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无限向往和欣赏之情。透过稀疏的窗帘,阳光缓缓升起,不仅照耀着山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避暑山中的闲适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
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
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
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
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
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
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
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
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
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
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
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
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
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
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
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
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
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
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
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
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
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
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
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童丱须知.祭祀篇》【宋·史浩】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绵绵百世后,馀庆何能弭。
https://shici.929r.com/shici/ySBDc4Sv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