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金缕衣,寒窗弄明月。
端宜装淡泊,自是香蓬馞。
臭味真可人,风流到华发。
试为问东篱,定得渊明骨。
不著金缕衣,寒窗弄明月。
端宜装淡泊,自是香蓬馞。
臭味真可人,风流到华发。
试为问东篱,定得渊明骨。
这首诗《白菊》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菊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
首句“不著金缕衣,寒窗弄明月”,以“不著金缕衣”暗示白菊不求华丽装扮,自然生长于寒窗之下,却能与明月相映成趣,展现出其清雅脱俗的气质。这不仅描绘了白菊的外在环境,也暗喻了其内在的高洁品格。
接着,“端宜装淡泊,自是香蓬馞”进一步强调了白菊的淡泊名利,它无需浓妆艳抹,自有其独特的香气和丰盈的内涵。这里的“香蓬馞”形容香气浓郁而持久,象征着白菊内在的高雅与深沉。
“臭味真可人,风流到华发”则表达了对白菊独特魅力的赞美。即使是在年老之时,白菊依然保持着其风流倜傥的魅力,让人为之倾倒。这里将白菊人格化,赋予其超越时间的永恒魅力。
最后,“试为问东篱,定得渊明骨”借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表达了对白菊品格的敬仰。白菊是否拥有像陶渊明一样的高洁情操,是否能够引领人们追求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白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更蕴含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