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通判章承议·其一》
《和通判章承议·其一》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决胜从容樽俎间,一军争死不知还。

拔旗往蹈乌丸垒,杖箠横封函谷关。

画像麒麟天上阁,铭功鸡鹿雪中山。

我荣不与诸公比,归见慈亲一解颜。

(0)
鉴赏

这首诗《和通判章承议》(其一)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决胜从容樽俎间”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场策略的高超理解,以及在宴席间的从容不迫,暗示着军事决策的智慧与艺术。接着,“一军争死不知还”描绘出士兵们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英勇精神,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与壮烈。

“拔旗往蹈乌丸垒,杖箠横封函谷关”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战役的深刻理解和生动再现。拔旗意味着占领敌方阵地,而“乌丸垒”和“函谷关”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前者可能指向古代的战争场景,后者则可能代表了战略要地或历史的转折点。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地点,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重要性。

“画像麒麟天上阁,铭功鸡鹿雪中山”则将视角转向了胜利后的纪念与表彰。麒麟阁画像和鸡鹿山铭功,都是古代用来纪念功臣的场所,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崇敬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最后,“我荣不与诸公比,归见慈亲一解颜”一句,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收尾,表达了自己虽有荣耀,但更看重的是能回家见到慈爱的亲人,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家庭观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充满了豪迈与壮志,也蕴含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

综上所述,《和通判章承议》(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战争、荣誉与亲情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醉经楼八景·其一镜湖

若将湖比镜,湖光镜不如。

若比醉中人,脱身堕太虚。

(0)

南园旧社

南国山川泄至文,瑞时威凤五为群。

九天日月开真主,一代词华勒首勋。

社夹枌榆青自耸,池环蘋藻翠难分。

至今胜迹依然在,风雅谁能复似君。

(0)

发南京留别故人

遥遥江上舟,千里溯江流。

风景三山在,豪华六代幽。

石城环故国,天堑隔重洲。

欲采芙蓉去,思君南渡头。

(0)

节孝徽音卷为李隐君裕培赋

凤去烟销路渺茫,孤鸾贞守觉凄凉。

依然松柏看人老,愁对妆台满鬓霜。

伴读一经为教子,梦飞三岛不逢郎。

旌门拜诏承恩日,兰桂芬芳绕画堂。

(0)

赠别云卓道人方外游

佩刀怜独往,鼓棹别溪阴。

每吐惊人语,长虚出世心。

浮生怀五岳,结客散千金。

策马咸阳道,能无念竹林。

(0)

对酒

饮者之名历代传,刘伶李白酒中仙。

六旬花甲须臾事,人世几何享百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