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才力有馀嫌事少,风情无限觉诗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聊且慰蹉跎。
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
才力有馀嫌事少,风情无限觉诗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聊且慰蹉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毛君感事书怀》,诗人以种棠为引,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沉淀的感慨。首句“种棠经岁便成科”描绘了棠树生长迅速,一年便可见成果,暗喻时光之快。接下来的“秋雨调匀气渐和”则通过秋雨的柔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才力有馀嫌事少”流露出诗人才华横溢却感到事务不多的闲适,但也暗示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不满。“风情无限觉诗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认为生活中的点滴都足以激发创作灵感,诗歌繁多。
“长松更老仍添节,古井虽深自不波”运用比喻,长松象征坚韧不屈的品格,古井寓意深沉内敛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态炎凉的超脱。
最后,“宴坐山房人岂识,一尊聊且慰蹉跎”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静坐,无人理解的情景,借酒排遣时光的流逝,体现了他的孤独与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淡泊名利的品格。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
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还。
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
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榜间。
此行亦何事,聊散腰脚顽。
浩荡城西南,乱山如玦环。
山下野人家,桑柘杂榛菅。
岁晏风日暖,人牛相对闲。
薄雪不盖土,麦苗稀可删。
愿君发豪句,嘲诙破天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