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庚》
《八庚》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凛栗忽惊溪路明,峨峨千里共云平。

藐姑山里知何似,寒夜相逢莫问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溪边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

首句“凛栗忽惊溪路明”,描绘了一幅冬夜中溪边道路突然明亮起来的画面,给人一种惊喜之感。这里的“凛栗”既指寒冷,也暗含着诗人对未知美景的期待和兴奋。“溪路明”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变化,溪边的道路在夜色中变得清晰可见,为下文的景物描写铺垫。

第二句“峨峨千里共云平”,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辽阔的场景。这里“峨峨”形容山势高耸,“千里”则强调了空间的广阔,“共云平”则是说山与云齐平,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诗人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内心产生了与天地同在的感觉。

第三句“藐姑山里知何似”,巧妙地引入了神话中的藐姑射山,这是一种借古喻今的手法,通过提及一个传说中的仙境,来表达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这句话也引出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层次思考,即无论多么壮丽的景色,在宇宙的宏图中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最后一句“寒夜相逢莫问名”,是对前文景物描写的总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在这样的寒夜中相遇,不必追问对方的名字,因为此时此刻,人与自然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溪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以及对宇宙宏观视角下的自我反思,体现了明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主义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毛公祠

村尚以诗传,心仪设教筵。

渊源来子夏,训诂逮延年。

爱此儒祠古,兼临行馆便。

展书乐清暇,妙契郑家笺。

(0)

郊台

广阳南五里,封土建郊台。

每过钦天佑,非关诩域开。

战袍解昔劳,缠帽扈今来。

回忆诚侥倖,渊衷益慎哉。

(0)

立春日雪

迩日云容先集频,欣看密雪洒侵晨。

重添瑞色连前腊,真叶祥徵始立春。

綵笔花笺宜节帖,金根葩瑵逮时巡。

燕齐喜气接江浙,乐共吾民戴帝仁。

(0)

戏题听鸿楼

翠跸行将启葆旗,东南望幸答情期。

高飞雁际花低发,分付横楼纪岁时。

(0)

壬午元旦

午门曙色集缨簪,首祚朝正黼座临。

资始春台当咢布,敕几寰海廑怀任。

特悬初复镈钟制,应律欣闻太蔟音。

欲使恩膏被民溥,更殷兢业与年深。

(0)

木兰行围即事杂咏八首·其七

崇山尚自行泥淖,今岁秋霖盛绝殊。

陡忆杨桥歌瓠子,即今归旧有成无。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