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
《南歌子》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此世一尘沙。

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

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誇。

(0)
鉴赏

这首词以中秋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苒苒中秋过",形象地写出时间如流水般悄然流逝,中秋佳节已过,暗示岁月不待人。"萧萧两鬓华",通过描写自己两鬓斑白,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自嘲。

接下来,诗人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起落,"寓身此世一尘沙",将自己比作世间微尘,看淡世事浮沉。"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表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笑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起伏,也能坦然处之。

下半阙转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借方士和渔人的生活,表达出对逍遥自在、远离尘嚣的理想。"早知身世两聱牙",暗含对现实复杂人事的厌倦,希望过上简单明快的生活。最后,诗人以"好伴骑鲸公子、赋雄誇"作结,想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畅游,豪情壮志,显示出其豁达豪放的性格。

总的来说,这首《南歌子》通过中秋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哭殇女悦·其一

乳莺才出腹,毛湿未曾乾。

耳畔啼方咽,怀中肉忽寒。

初胎怜母小,少泪使亲安。

辛苦蜉蝣似,承来路恐难。

(0)

哭蔡二西·其三

相怜被发久,未戴建安巾。

惨淡南阳气,萧条朔漠春。

命难盘石固,愁易落花新。

一旦归蒿里,皇天鉴碧燐。

(0)

菊·其二

白早同梅放,黄迟及雪侵。

性寒宜岁暮,香老爱秋深。

未忍全枝折,惟将一朵簪。

夜来愁雨湿,移傍石床琴。

(0)

柬季伟公

以我年先汝,参差廿九霜。

家贫因意气,命薄是文章。

及此崦嵫暮,弥令兰杜芳。

殷勤向三友,求益正多方。

(0)

晚承式祖侄过话心曲快甚而此赋

百尺红栏倚岸花,有人吟访夕阳斜。

谈心未必情如水,飞盖何妨气似霞。

帘影欲移千树柳,楼阴空噪一行鸦。

偶然拈韵能成句,彩笔凭谁写碧纱。

(0)

眺海外诸峰悠然有述二首·其一

峰乃山之铓,非高铓不锐。

高以下为基,峻极于斯缀。

我思天半峰,独立云之际。

风霜明肃洁,日月互亏蔽。

昆崙及五岳,浑沌初填砌。

遂使中原心,各以司方帝。

此外诸名山,神奇看所系。

百宝祝融生,大文山隐闭。

我闻不周倾,西北鲜平势。

逶迤就溟渤,万水互吞噬。

罗浮四百峰,未敢肩营卫。

谁挥巨灵掌,五岭于斯劂。

天池自波澜,地轴无崩替。

气象乃相联,条支安可计。

潜分岛屿脉,共作东南柢。

漠漠三神山,可梦不可诣。

我求泛月槎,聊假阆风憩。

精神空四出,凡骨犹惉滞。

悠悠日望洋,身依卷石细。

岩谷恣冥搜,陵峦释冗赘。

所欲邻泰初,九霄供一睇。

始从县圃朔,以作诸山第。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