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柏,剪伐既就皆丸丸。
我今朴斲遂有日,居处可望庵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柏,剪伐既就皆丸丸。
我今朴斲遂有日,居处可望庵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谢潘令卫惠松木》,表达了对友人潘令赠送松木的感激之情。首句引用杜甫的诗句,展现对广厦庇护贫寒的愿望,接着感慨自己居所简陋,而潘令慷慨解囊,提供松木。诗人将潘令比作潘岳(潘郎),赞美他的华屋不拒人,即使在狭小之处也能展现出高尚情操。他感谢潘令赠送南山的松木,并表示自己将用这些木材建造宽敞的居所,体现了对古人美德的向往。
诗中提到陶渊明的故事,暗示潘令的恩惠超越了物质层面,如同陶渊明的主人因饭菜而得到回报,而潘令的恩惠则更为深厚。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潘令品德的敬仰,认为他的行为足以让古人崇尚的风义得以复兴。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典故,赞扬了潘令的慷慨与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