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往山洞》
《往山洞》全文
元 / 戴良   形式: 古风

既停九龙策,沥醑礼前贤。

复寻三洞蹊,秉玉朝群仙。

群仙去绵邈,遗迹费采甄。

标峰绚霞外,裂窦綵云间。

旁听流活活,俯瞰深渊渊。

脊曲骇初入,膝阻艰屡迁。

躧迥方蠖伸,缘隅乃猴牵。冥行路易失,前?火频然。

倾壁见斜倚,危室睹孤圆。

穴杳石如透,潭空海疑连。

涉深怯龙跃,出险怵途悭。

纡徐度虚隙,恍惚脱重泉。

仆御矜乍往,朋徒庆生还。

夙志爱游役,芳时屡徂愆。

流光忽我迈,践胜及兹年。

栖息固有期,迟暮复何言。

二皇倘可值,颓龄庶能延。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往山洞》诗,描绘了作者前往山洞探险的奇遇与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诗中以“既停九龙策,沥醑礼前贤”开篇,仿佛在向古代圣贤致敬后,开始了一段神秘的旅程。接着,“复寻三洞蹊,秉玉朝群仙”,描述了诗人沿着曲折的小径,手持美玉,向着传说中的仙人之地进发。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虔诚与向往,也暗示了山洞深处隐藏着超凡脱俗的世界。

“群仙去绵邈,遗迹费采甄”,表达了诗人对仙人已逝,仅留下模糊遗迹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探索未知的艰难与价值。接下来的“标峰绚霞外,裂窦綵云间”,描绘了山峰在霞光中闪耀,洞穴在云彩中裂开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旁听流活活,俯瞰深渊渊”,通过生动的听觉和视觉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水流的潺潺声和深渊的深邃。而“脊曲骇初入,膝阻艰屡迁”,则描绘了初入山洞时的惊险与挑战,以及前行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

“躧迥方蠖伸,缘隅乃猴牵”,形象地展示了在狭窄崎岖的山洞中行走的艰难,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接下来的“冥行路易失,前?火频然”,则强调了在黑暗中行走的困难,以及火光作为指引的重要性。

“倾壁见斜倚,危室睹孤圆”,描绘了山洞内奇特的地形,以及在危险环境中发现的美丽景象。而“穴杳石如透,潭空海疑连”,则进一步展现了山洞的深远与神秘,以及水潭与大海之间的奇妙联系。

“涉深怯龙跃,出险怵途悭”,表达了面对深水与险境时的恐惧与谨慎。接下来的“纡徐度虚隙,恍惚脱重泉”,则展现了诗人克服困难后的轻松与解脱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仆御矜乍往,朋徒庆生还”,表达了随行者的自豪与朋友的庆祝,以及对平安归来的喜悦。而“夙志爱游役,芳时屡徂愆”,则回顾了诗人长期以来对探险与旅行的热爱,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流光忽我迈,践胜及兹年”,表达了时间的飞逝与对当前成就的珍惜。“栖息固有期,迟暮复何言”,则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与平静。

“二皇倘可值,颓龄庶能延”,则是对传说中的两位仙人(二皇)的向往,希望能在晚年获得长生不老的机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戴良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溪边

溪边得微径,陟险穷层巅。

上有巢居人,志隐忘岁年。

心静语言寡,道在精神全。

终身愿相依,愧我无宿缘。

明朝下山去,怅望空云烟。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九

三世诸佛不知有,覆水难收。

狸奴白牯却知有,头上安头。白日西沈,黄河北流。

推倒门前案山子,从教坐地看扬州。

(0)

书林十景·其四南山修竹

携锄凿破南山云,种来修竹凌青冥。

参天引风挺苍玉,匝地印月筛黄金。

清瘦何妨惟却俗,净扫胸中尘万斛。

何当裁制十二筒,吹作来仪凤凰曲。

(0)

秋日西湖闲泛

雨洗千峰晓,波涵万顷秋。

菱花开古镜,莲叶度轻舟。

思远人谁识,身闲世不收。

望中时得句,倚棹杂吴讴。

(0)

老人村

绿树合来无路入,青烟起处有人居。

衣冠从俗语言朴,礼乐相忘机巧疏。

(0)

过中岩渡月出峨眉山上

返照中岩渡,峨眉分外清。

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