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綵楼帘影夜沉沉,一片筛凉月似金。

倚得画栏和袖暖,看人儿女学穿针。

(0)
注释
綵楼:华丽的楼阁。
帘影:帘幕的影子。
夜沉沉:夜晚深沉寂静。
一片:一片片。
筛凉月:洒下清凉的月光。
似金:像金色的。
倚得:倚靠。
画栏:雕饰的栏杆。
和袖暖:衣袖间带着温暖。
看人:看着别人。
儿女:年轻人和孩子们。
学穿针:模仿穿针。
翻译
华丽的楼阁帘影深深,夜晚沉静,一轮如金的月儿洒下清凉的光辉。
我倚着栏杆,衣袖间传来温暖,看着年轻人和孩子们模仿女子学着穿针引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温馨画面,诗人细腻地捕捉了室内外的意象和情感。"綵楼帘影夜沉沉"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夜晚环境,"綵楼"指的是精致美丽的建筑,而"帘影"则营造出一种柔和且富有层次感的氛围。"一片筛凉月似金"则将室外的明月与室内的温暖形成对比,月色如金,既体现了诗人对夜景的赞美,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情。

接下来的"倚得画栏和袖暖"一句,诗人通过身体感受,将自己融入到了这宁静温馨中。"画栏"不仅是实物描写,也象征着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态度,而"袖暖"则传递出室内温暖如春的感觉。

最后两句"看人儿女学穿针"展现了诗人的观察视角,从倚栏处便可见到室内的人们正襟危坐,学习着女性传统技艺——刺绣。这不仅映射出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常态,也表达了一种对家庭温情、日常生活美好的肯定和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平凡而又充满诗意的宋代夜晚场景中,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题地师柯月潭册子·其三

寻山觅水明双眼,既入西川又建溪。

喜遇薇垣金紫客,九仙游处亦同携。

(0)

途中写怀

不才还落漠,去国属艰难。

雨露新杨柳,烟波旧木兰。

南行已百里,午梦复长安。

閒拂床头剑,光凌北斗寒。

(0)

维舟偶傍济城隈,登眺悠然宿雾开。取醉何缘逢地主,留题俱是掞天才。坐看古渡双垂钓,移向南池一洗杯。惟有酒楼高不极,仙踪杳霭去还来

雉堞周围曲水隈,观澜桥畔尽亭开。

同心喜有□花伴,即景惭非作赋才。

淮上忽闻停戍角,济中相与乐仙杯。

不知胡骑秋风起,犹敢南河牧马来。

(0)

送刘雨山正学光州

握兰春日好,冉冉忽三秋。

苦作燕山别,言从洛浦游。

奎光明客旆,云影拂仙舟。

去去谁同调,思君凤阁头。

(0)

送林馀芳还三山

凉夜多乡梦,莼鲈及此时。

秋风吹短鬓,檐雨濯烦思。

作客难为别,因君一赋诗。

虏人今入寇,归路莫教迟。

(0)

柏子漂·其二

昔人传此蟠龙地,龙德正中不少留。

夹日翔云飞太液,乘雷兴雨润芳洲。

恩波岁及三千界,神彩宵悬十二楼。

欲荐蘋蘩何所问,一泓秋水古祠头。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