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赵青山同舍·其一》
《寄赵青山同舍·其一》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六馆风流不可寻,形骸土木泪痕深。

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

(0)
翻译
昔日的繁华不再,只剩下遗迹让人感伤。
我有时只是徒然写下文字,那些凡夫俗子怎会理解我们的心意。
注释
六馆:指代过去的馆阁或学术文化场所。
风流:指昔日的繁华和文人墨客的风采。
不可寻:已经消失或难以追寻。
形骸:人的身体,这里借指遗迹。
土木:指建筑物,形象地表达遗迹。
泪痕深:深深的悲伤之情。
咄咄:形容叹息声,这里表示无奈。
空书字:徒然写下文字。
俗子:指普通人,非文人墨客。
宁知:怎能理解。
我辈心:我们这些人的情感和志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已逝的六馆遗址所产生的情感。"六馆风流不可寻",表明那些曾经风光一时、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记忆中追寻其踪迹。"形骸土木泪痕深"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遗址的怀念之情,是以泪洗面,感慨万分。

而后两句"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刻会独自写下一些文字,试图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绪。这里的“俗子”指的是不理解或不认同诗人这种行为的人们,而“我辈心”则是诗人及志同道合者的内心世界,这些深邃的情感和理想,不被世俗之人所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现实中与他人的隔阂,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独自追求的心境。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流河驿

河水滔滔不尽流,今来古往几春秋。

波涛不覆渔翁艇,馆舍常迎使客舟。

青眼有情惟岸柳,白头无闷是沙鸥。

从今解却尘缨去,一任沧波孺子讴。

(0)

失题

何幸浮生八十春,一堂五世叙天伦。

喜同商第如林立,爱慕陈门九代亲。

秋老风霜知劲草,国危板荡识忠臣。

余生待到阴霾散,扶杖早朝侍帝宸。

(0)

驼轿

冲寒夜夜走风尘,骡轿轻驮老病身。

稳似舟行安用水,疾如车转不须轮。

高轩入眼青衫旧,冻雪盈头白发新。

我自吹箫吴市过,谁嗤王灿惯化人。

(0)

咏史四章·其三

才奋博浪椎,旋纳先生履。

即此未显时,其人可知矣。

(0)

十二辰诗并序·其五龙

谁遣丹青笔,图形悦叶公。

画成睛未点,耳具窍无聪。

可扰宁神物,难驯实戾虫。

谁云大雄氏,降伏见禅功。

(0)

南皮咏古五首·其三

前日之游乐,人犹说子桓。

一时夸燕友,此地共追欢。

瓜李销天暑,文章耐岁寒。

词人今接踵,谁嗣建安坛。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