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
《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慕缨鲜。

离群旧友青云上,负笈诸生绛帐前。

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

飘然无复羁名累,道信乡闾足谓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ngzhōngzhèngxiānshēngguīlíng
sòng / sòng

báishǒushīxuézhuānwèiyìngyīngxiān

qúnjiùyǒuqīngyúnshàngzhūshēngjiàngzhàngqián

jīngluòfēngchénxiāomèijiāngchūnchènguīchuán

piāoránmínglèidàoxìnxiāngwèixián

翻译
年老的学者更加专注于学问,不再羡慕官场的华丽服饰。
昔日的朋友已高升显赫,学生们在红帐前求学。
京城的风尘洗净了游子的衣襟,春天的江河伴随归乡的船只。
他超脱世俗,再无束缚,以道义在家乡受到尊敬,堪称贤者。
注释
白首:指年老。
师儒:学者。
褐博:官场华丽服饰。
缨鲜:官职的象征,鲜艳的官帽。
离群:离开群体。
青云上:高升显赫。
负笈:背着书箱。
绛帐:古时学校的讲堂,这里指学堂。
京洛:京城洛阳。
销客袂:洗净游子的衣袖。
江湖春色:自然景色,也寓指仕途之外的生活。
羁名累:束缚的名声。
道信:道义的信仰。
乡闾:家乡邻里。
贤:贤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送别友人张中正先生回归庐陵所作。诗中描绘了张中正先生年老而学问精深的形象,他专注于学术,不追求外在的官职显赫。诗人赞美了张中正与旧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学生们在他的教诲下如群集于红帐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繁华落尽、旅途归乡的感慨,暗示了张中正先生选择回归宁静的乡村生活。最后,诗人认为张中正先生的道行和对乡里的贡献足以称得上贤者,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对友人的赞赏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萤火

未解捐书常读书,只缘炎瘴简编疏。

夜深萤火犹相勉,无数飞光照閤居。

(0)

种竹

去年今日常种竹,今年此日还添栽。

岂论传舍不吾有,但愿清阴遗后来。

(0)

次韵宇文伯脩题清溪驿梅花

骥尾曾容蹑后尘,柳花榆荚古河滨。

天衢事业已腾世,山驿诗篇知几春。

梅萼故应如异日,风骚仍得慰幽人。

须知犹是枯株在,早晚吹嘘近紫宸。

(0)

次韵参寥访和靖先生故居

湖边高节与谁邻,落落寒松往往皴。

就使衡门已尘土,不妨千古自阳春。

(0)

送王宪赴阙

凤诏传天北,輶轩指建章。

既能思贾谊,何患老冯唐。

况是高门庆,从来美誉彰。

灵台悬宝镜,峻节凛秋霜。

庖刃诚难敌,黄陂岂易量。

承家但清白,报国颇施张。

属部分氂犬,终朝事锦囊。

收功殊俗士,知已恃明王。

此去堪前贺,胡为独倍伤。

昔沾淮水润,今借德星光。

折柳故多恨,衔环空不忘。

他年重望履,应已步岩廊。

(0)

和阳先生见赠

万卷藏书肯自閒,沉涵圣道欲晞颜。

片心既与人寰远,逸驾宁容俗士攀。

嗟我曳裾胶扰处,荷君置榻寂寥间。

藜羹玉麈清何限,每到斜阳不忍还。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