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无几时,东风又作雨。
清明节已过,春色在何许。
摇绿竹相戛,湿红花欲吐。
胡蝶弱还飞,流莺涩亦语。
造化暗推移,峭寒曾莫阻。
不息即天机,吾悟养生主。
新晴无几时,东风又作雨。
清明节已过,春色在何许。
摇绿竹相戛,湿红花欲吐。
胡蝶弱还飞,流莺涩亦语。
造化暗推移,峭寒曾莫阻。
不息即天机,吾悟养生主。
这首清代诗人陈作霖的《可园对雨》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与春天的微妙变化。诗中通过"新晴无几时,东风又作雨",展现了雨后的短暂晴朗被东风再次带来的雨水所打破,暗示了春天的多变和生机。"清明节已过,春色在何许"则点出时间流逝,诗人疑惑春天的色彩究竟藏匿何处。
接下来,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雨后景致:"摇绿竹相戛,湿红花欲吐",竹叶因雨水而摇曳生姿,红色花朵含苞待放,充满活力。"胡蝶弱还飞,流莺涩亦语",蝴蝶虽弱小仍努力飞翔,黄莺的歌声因湿润而略显沙哑,生动刻画了雨后万物复苏的场景。
最后两句"造化暗推移,峭寒曾莫阻",表达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力量,即使面对寒冷,春天仍在悄然推进。诗人借此领悟到生命的节奏和自然法则,"不息即天机,吾悟养生主",他认识到生命的运动不息就是天道,从而体会到顺应自然、养生之道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景,寓含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夙闻桐柏山,下入金庭洞。
五云所出没,千翠相迎送。
川明芝自烨,夏冷雪犹冻。
沙泉注阳穴,水碧孕阴峒。
天光抱琼室,神力扶兰栋。
其左斗苍虬,其西翔紫凤。
中穿穴窈复,傍见石阙空。
青烟溜松髓,白水鸣醴瓮。
怪草不知名,珍禽时曳弄。
石蜜吐岩房,琪芳突苔缝。
星君时一游,仙翁亦参从。
或乘玄鹤来,或并青鸾控。
香趋玉女跪,丹走山灵恸。
谷神元不死,玄根在深种。
谁其握性命,于此破昏梦。
世人少知几,何能测天用。
意气深投倾盖时,惜君才大爱君痴。
应知摩诘诗中画,都是将军画里诗。
放眼莫嫌吴地窄,探奇偏向禹陵迟。
片帆千里悬明月,不屡滔滔九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