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谷响孰为然,因击缘声故有言。
若会虽言本无说,从教千偈口澜翻。
钟鸣谷响孰为然,因击缘声故有言。
若会虽言本无说,从教千偈口澜翻。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言语与真理之间的关系。
首句“钟鸣谷响孰为然”,以钟声在山谷中回响,引出对声音来源的疑问,暗示了言语背后的真实意义。次句“因击缘声故有言”,解释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即通过敲击产生声响,类比言语的形成是基于某种触发或思考。
接着,“若会虽言本无说”一句,进一步深入探讨言语的本质。即使言语被说出来,其内在的意义可能并未完全传达,因为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了表面的言辞。最后,“从教千偈口澜翻”表达了即使面对复杂的言语和思想,人们仍然能够通过不断的讨论和表达,探索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探讨了言语与真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强调了理解的深度远超表面的表达,鼓励人们在交流中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深闭竹间扉,静埽松下地。
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
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
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
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彩燕丝鸡。
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
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