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叹·其四》
《书叹·其四》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成败由天岂易知,悠悠浩劫孰能移。

枕戈待旦眠难稳,运饷量沙势不支。

制胜何曾胸有竹,担忧徒见鬓成丝。

相如已去廉颇老,将帅中原少白眉。

(0)
鉴赏

这首诗《书叹(其四)》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成败由天岂易知,悠悠浩劫孰能移。”开篇即揭示了历史的不可预测性和浩劫的难以改变性,暗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世事的沧桑。接着,“悠悠”二字描绘出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深远,“孰能移”则强调了灾难的不可逆转,引人深思。

颔联“枕戈待旦眠难稳,运饷量沙势不支。”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艰苦。士兵们时刻准备着,但夜晚的宁静却难以入眠,表现了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运饷量沙”形象地展现了后勤补给的艰难,暗示了战争的持久和资源的匮乏。

颈联“制胜何曾胸有竹,担忧徒见鬓成丝。”转折至对战略与决策的反思。诗人指出,即便在战略上有所规划,也难以确保胜利,担忧之情只能让两鬓斑白。这反映了对决策者智慧与勇气的质疑,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洞察。

尾联“相如已去廉颇老,将帅中原少白眉。”以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廉颇为例,表达了对当前人才稀缺的感慨。司马相如才华横溢,而廉颇虽英勇,年岁已高,暗示了当今缺乏能够力挽狂澜的杰出将领。这一联既是对现实的批评,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深刻地探讨了历史的无奈、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才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其七

螺萦万叠青难已,缕缕云来森自平。

中有人煨山芋熟,破烟却喜杖来轻。

(0)

赠史君美为黄云卿赋

娄有史君子,分甘草泽居。

昔曾青城游,袖秘玉函书。

质性既厚朴,幼怀乡曲誉。

牵牛朝出耕,萧艾手自锄。

野藿香可美,篱鞠味堪菹。

吾友大黄君,一病半夏馀。

维子多远志,从容驾轩车。

剖决明表里,调剂气旋苏。

愧乏明珠报,长歌酒频酾。

征鸿行当归,微阳起石渠。

相思子不见,扳桂下庭除。

(0)

赠别

门有车马客,长揖别我归。

客行岁云暮,霜雪沾人衣。

居人送客城南道,北风猎猎吹沙草。

君今一去来何时,昨日相逢苦不早。

君当为我歌,我当酌君酒。

酒酣拔剑起,芒光射牛斗。

宝剑乃神物,请君慎藏之。

土花绣涩毋足惜,风雷变化须有时。

(0)

百字令.孙平叔孝廉招同竹士陪侍淳斋先生为管社之游,归述其胜,三叠前韵

拍天烟水,问何人十筑,遍栽杨柳。

险绝独山门两扇,拦住太湖东走。

环石为城,诛茅作屋,结构原非偶。

此间小隐,折腰肯换升斗。

最怜蟹簖连村,菱花拂棹,到处喧鸡狗。

大好清风来四面,顿觉凉生双肘。

螺髻千层,波涛万倾,把酒同消受。

累侬神往,梦醒几度搔首。

(0)

秋兴

愁破方知酒有功,酒杯尽日不教空。

飘萧败叶千山雨,零乱寒花一径风。

小摘晚菘含露碧,试尝新橘带霜红。

閒中自有消閒趣,底事矶边理钓筒。

(0)

挽燕

越海还山愿已违,隔帘娇语是耶非?

好凭钗影传遗照,独伴花魂葬石矶。

一垒香泥閒画楝,几宵春梦别乌衣。

可怜吟客斜阳里,泪墨盈笺招不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