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綵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綵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相思之情。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一句,讲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刚刚开放,而黄莺的歌声还带着些许粗糙,这是对早春景色的生动刻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某种无法企及的情感。这里的“折杨女”指的是采撷柳枝的女子,她们似乎与春天的美好相得益彰,而诗人的情感却像是追逐着春天的脚步,总是感到不足。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一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尊重。这里的“爱水”指的是女子喜爱在水边梳妆,而“羞人”则是因为害羞而站在花丛中,这些细节丰富了整体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则描绘了一场春雨后的小景。香气因风而散逸,而衣服因露水的沾湿而生出忧愁,这些都是对早春微妙气氛的捕捉。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一句,通过对空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优雅的氛围。这里的“玉闺”、“青门”都带有一种贵族或高士的生活背景,而“日落香车入”则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更添了一份寂寞。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綵帷"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游衍”是指游移不定的心思,“含啼”则是因为心中的忧伤而欲言又止。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所思之人的深沉怀念。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相思,每当夜深或是归家之际,这份思念都会更加浓烈。
最后的“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则是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这里的“红檐燕”指的是屋檐下的燕子,而“双栖绿草时”则是指鸟儿在绿色的草丛中安家。这两种景象都是自然界生命力的展现,而诗人的相思之情,似乎连这些生灵的喜悦都无法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深切相思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寂寞的艺术氛围。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
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
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
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
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
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
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
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
摩挲此物敝埃尘,感慨从前一怆神。
道旁裋褐成衰丑,谁识飞扬跋扈人。
玉堂三老。唯识王三操。
复许辨三台,更能润、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攒聚气精神,运三车,依三教,永没沈三道。
须通三玉。方见三清好。
真性照三峰,陡免了、三焦做造。
休论三世,诸佛现前来,得三乘,游三昧,莹莹归三岛。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
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
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
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
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
牛刀十九年,犹顾善而藏。
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
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彊。
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
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
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
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
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
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
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