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时发雷江,倏已泊东流。
南北两岸雪,荡此无根舟。
远山失翠眉,近山生白头。
冻极方徯晴,云冱含雨羞。
尘境那得见,泛此如瀛洲。
宿惊恍未定,醉疑此难留。
落日漏微光,光暝无限愁。
风厉万水立,舟子惟搔头。
慷慨触潜抱,行止负隐忧。
志士亦徒苦,俗竖多不侔。
天公酿雪甚,八荒元气浮。
无语坐舟尾,景与年俱遒。
乱眼逐胜去,奔迸少自由。
风烟下江异,髯边渍霜稠。
馀樽侑登临,惜无水际楼。
饭时发雷江,倏已泊东流。
南北两岸雪,荡此无根舟。
远山失翠眉,近山生白头。
冻极方徯晴,云冱含雨羞。
尘境那得见,泛此如瀛洲。
宿惊恍未定,醉疑此难留。
落日漏微光,光暝无限愁。
风厉万水立,舟子惟搔头。
慷慨触潜抱,行止负隐忧。
志士亦徒苦,俗竖多不侔。
天公酿雪甚,八荒元气浮。
无语坐舟尾,景与年俱遒。
乱眼逐胜去,奔迸少自由。
风烟下江异,髯边渍霜稠。
馀樽侑登临,惜无水际楼。
这首宋代诗人董嗣杲的《舟上感兴》描绘了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首联以雷声起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船行速度之快,从雷江出发,瞬间抵达东流。接下来的四句,通过两岸积雪和无根舟的比喻,表达了漂泊不定的孤寂和对未知的迷茫。
中间部分,诗人运用色彩和意象描绘了远山近山的变化,暗示天气的寒冷和阴霾,以及对晴朗的期待。他感叹尘世纷扰,与理想的远离,如同置身于瀛洲仙境一般遥不可及。夜晚降临,落日余晖中带着无尽的愁绪,风力强劲,舟子忙碌,诗人内心充满激昂与忧虑。
诗的后半段,诗人感慨志士的艰辛与世俗的庸常,暗寓自己怀抱壮志却难以施展。最后,他以天地间大雪纷飞,象征着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动荡,独自坐在舟尾,感叹时光匆匆,景色苍茫,而无处可栖身。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舟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径过寒竹,所知三两僧。
自怜入山浅,孤立本无朋。
经年一会面,危坐拥寒灰。
绝胜对馀子,一朝来百回。
伊谁同岁晚,怀抱向君开。
烟雨閟芳信,望君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