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
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
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这首诗以“退院诗十四首”之十四为题,出自明代僧人释函是之手。诗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智慧。
首句“休随流俗负初心”,劝诫人们不应随波逐流,而要坚守本心,不被世俗所左右。次句“生死何曾两不侵”,表达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认为生死之间并无绝对界限,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生死的束缚。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青莲象征着高洁与超脱,黄叶则代表了世间的虚幻与无常。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世间事物的洞察,以及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与珍惜。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人生与自然的感悟。龙蛇比喻复杂多变的人性和世事,当机眼则是指抓住时机,把握关键;水乳则象征着融合与和谐,薄曙襟则表达了对黎明前微光的珍惜与期待。这两句强调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纯净的重要性。
最后,“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意味着诗人通过经历与反思,认识到过去的种种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深度与意义在于内心的修行与领悟。庐山在此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探索,而“此山深”则寓意着心灵深处的真理与智慧。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自我与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探索。
秦楼凤去,閒过了、踏青佳节。
云髻罢妆梳,新愁难解,妙香空爇。
但夜来、剪取残缣,玉梅传恨,数枝花叶。
问故人、遗迹飘零,偷视泪盈箧。
又岂料、天怜情意切。
似旧日、珠还镜合,珍重徐熙留画稿,付玉奴真诀。
便自想、杀粉调脂,荼蘼开候,细匀轻设。
更莫被桃李,一时春漏泄。
风裂残蕉,露含新菊,画出秋心僝僽。
戍角哀吟,断蛩凄咽,黄昏共谁厮守。
问路阻、千山外,能知此情否。倚阑久。
听商声、去来高树,禁乍冷、唯仗数杯淡酒。
懒起索寒衣,想裁缝、经遍纤手。
转叶飞蓬,似飘零、身在江右。
待殷勤说与,怕惹玉台人瘦。
笋舆径滑,渐袖裹寒云,翠微高处。乱山到户。
似螺痕画出,弯环眉妩。练影江光,更走轻烟半缕。
自来去。有穿竹翠禽,相并幽语。心事堪细数。
记解佩初逢,汉皋游侣。探春未午。
甚芳盟误却,又惊秋素。故国山川,戍角吹寒正苦。
漫回顾。倩香兰、暂佩吟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