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四》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

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0)
鉴赏

这首诗以“退院诗十四首”之十四为题,出自明代僧人释函是之手。诗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禅宗智慧。

首句“休随流俗负初心”,劝诫人们不应随波逐流,而要坚守本心,不被世俗所左右。次句“生死何曾两不侵”,表达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认为生死之间并无绝对界限,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生死的束缚。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青莲象征着高洁与超脱,黄叶则代表了世间的虚幻与无常。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世间事物的洞察,以及对于真正知音的渴望与珍惜。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人生与自然的感悟。龙蛇比喻复杂多变的人性和世事,当机眼则是指抓住时机,把握关键;水乳则象征着融合与和谐,薄曙襟则表达了对黎明前微光的珍惜与期待。这两句强调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纯净的重要性。

最后,“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意味着诗人通过经历与反思,认识到过去的种种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深度与意义在于内心的修行与领悟。庐山在此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探索,而“此山深”则寓意着心灵深处的真理与智慧。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自我与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探索。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思佳客.为石臞题结桂簃勘书图

怅望王孙远别离。小山丛桂独抽枝。

一椽自近杨雄宅。万卷都归杜甫诗。

思误适,得秋宜。风飘金粟满阶墀。

冬荣老屋今何在,也为丹青忆旧时。

(0)

醉落魄

酒酣歌阕。镫边细校新词律。霜厓图就红千叶。

流水高山,肠共寸弦绝。白头苦念长生诀。

翠娥残霸俱销歇。夜台今夜愁无月。

可有闲情,持向故人说。

(0)

西江月慢.月色新得寒琼遗迹八幅,皆设色花卉,秘藏箧中,但述其事。以自绘梅花笺乞题

秦楼凤去,閒过了、踏青佳节。

云髻罢妆梳,新愁难解,妙香空爇。

但夜来、剪取残缣,玉梅传恨,数枝花叶。

问故人、遗迹飘零,偷视泪盈箧。

又岂料、天怜情意切。

似旧日、珠还镜合,珍重徐熙留画稿,付玉奴真诀。

便自想、杀粉调脂,荼蘼开候,细匀轻设。

更莫被桃李,一时春漏泄。

(0)

法曲献仙音

风裂残蕉,露含新菊,画出秋心僝僽。

戍角哀吟,断蛩凄咽,黄昏共谁厮守。

问路阻、千山外,能知此情否。倚阑久。

听商声、去来高树,禁乍冷、唯仗数杯淡酒。

懒起索寒衣,想裁缝、经遍纤手。

转叶飞蓬,似飘零、身在江右。

待殷勤说与,怕惹玉台人瘦。

(0)

山花子

百鸟难争一鹗强。百花难并一梅芳。

儿女团圞床下拜,喜称觞。

眉妩自传京兆画,月评人服汝南量。

却道髯苏非恶客,许登堂。

(0)

埽花游.秋日重游李氏园

笋舆径滑,渐袖裹寒云,翠微高处。乱山到户。

似螺痕画出,弯环眉妩。练影江光,更走轻烟半缕。

自来去。有穿竹翠禽,相并幽语。心事堪细数。

记解佩初逢,汉皋游侣。探春未午。

甚芳盟误却,又惊秋素。故国山川,戍角吹寒正苦。

漫回顾。倩香兰、暂佩吟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