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
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
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
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
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
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
这首诗通过对比“疏篁”与“白石”的平凡之物,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前两句“疏篁非楚材,白石岂荆璞”,以“疏篁”和“白石”自比,暗示自己虽非卓越之才,却也并非无用之物,隐含着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接着,“一备任公竿,一充鹤鸣错”,进一步将自己比喻为可以准备作为钓鱼竿的“任公竿”,或是可以作为鹤鸣之误的“鹤鸣错”,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既有着被利用的价值,又可能被误解或忽视。
后两句“微物尚多庸,余生久沦落”,则直接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认为即便是微小的物品也有其用处,而自己的余生却长久地处于失落和不得志的状态,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叹以及对自我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的遗憾。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自喻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
一声白雁度江来,宝气竟逐妖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乌鸢及狐兔。
真人歘见起江东,铁马九月踰崆峒。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