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悬潭》
《三悬潭》全文
宋 / 李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鹿山今是贵门山,尽室携扶万壑间。

流水相随真自悟,遥岑一望若为攀。

风翻竹坞清如洗,月过松扉静不关。

潭底卧龙烦一起,正须霖雨济尘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同游历鹿山(此处似指虚构或特定地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悟。

首联“鹿山今是贵门山,尽室携扶万壑间”以“鹿山”与“贵门山”互换,暗示了山色之变,同时也表达了全家共赴山水之间的温馨画面。这里“尽室携扶”不仅体现了家庭成员的齐全,也蕴含着相互扶持的情感。

颔联“流水相随真自悟,遥岑一望若为攀”中,“流水相随”描绘了山间溪流的灵动,仿佛引领着行者前行,而“遥岑一望”则表达了对远方山峦的仰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颈联“风翻竹坞清如洗,月过松扉静不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幽。风吹过竹林,如同清泉洗涤心灵,月光透过松门,静谧而不打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尾联“潭底卧龙烦一起,正须霖雨济尘寰”以“卧龙”比喻深藏于潭底的巨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与生机。诗人希望这股力量能被唤醒,以“霖雨”(大雨)的形式滋润大地,解除人间的困苦,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李易
朝代:宋

李易(?~一一四二),字顺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三年,为江阴军签判。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擢太常博士,迁中书舍人,出知扬州。官至敷文阁待制。十二年,卒于秀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四存有《李敷文诗集》一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泊始兴城下·其二

却别金陵寺,兰桡亦未停。

钵添韶石米,月照始兴城。

水过民居折,山围粤国清。

夜凉无一事,沙上散閒情。

(0)

韶石舟中·其八

无事孤骞兴,秋江一棹寻。

不因今日役,亦有此时心。

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

更寻何处宿,前路一灯深。

(0)

寿固山永言尚将军

百粤惠风吹瑞草,星光耿耿长庚老。

寰海之区光浸中,仁寿同歌兼社舞。

银花火树太平年,山川带砺入幽妍。

白昴之精跃申甫,一柱擎天见神武。

六师总辔雄且贤,金章紫绶何翩翩。

万里霜威誇逸足,三生灵慧长青莲。

青莲千叶照碧波,我观佛种亦维摩。

现身暂佩水苍玉,手调阴阳分太和。

文焕夺将颔下彩,威光还过髻中螺。

几回顾我生颜色,贵贱相忘笑语历。

王臣曾受付嘱来,山僧敢献三多祝。

(0)

重哭左吏部八首·其八

风沙漠漠竟何之,静想撚须不语时。

道大莫嫌泉路窄,山钟佛火好相依。

(0)

喜薪夷病起

拚是沙埋骨,欣闻息已苏。

一毡吞未尽,双眼泪将枯。

又得吾良友,仍馀尔罪夫。

从今知死易,镇日好相呼。

(0)

中秋同集雪斋

塞外亦团圆,道古情乃至。

宛然一家人,刬却流离意。

薄暮各言归,一一边愁起。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