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春将晚,周游道正穷。
江山千古后,形影百年中。
士论元无的,人生各有终。
临危负知已,泪落海云东。
独立春将晚,周游道正穷。
江山千古后,形影百年中。
士论元无的,人生各有终。
临危负知已,泪落海云东。
这首诗《独立》由金末元初时期的冉琇所作,通过“独立春将晚,周游道正穷”两句开篇,描绘了一位孤独者在春末时节独自漫步于旅途中的景象,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道路尽头的探索精神。
“江山千古后,形影百年中”,诗人将个人的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与自然景观之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敬畏。
“士论元无的,人生各有终”,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哲学思考,指出士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独特的终点,强调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独特性。
最后,“临危负知己,泪落海云东”一句,揭示了在面临危险时,最珍贵的是那份与知己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情感的脆弱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旅途中对友情与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