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
独谣昼不暮,搔首惭年芳。
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
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
亭午井灶闲,雀声响空仓。
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
归路云水外,天涯杳茫茫。
独卷万里心,深入山鸟行。
芳景勿相迫,春愁未遽忘。
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
独谣昼不暮,搔首惭年芳。
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
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
亭午井灶闲,雀声响空仓。
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
归路云水外,天涯杳茫茫。
独卷万里心,深入山鸟行。
芳景勿相迫,春愁未遽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日深入山中之景,抒发了其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开篇“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两句,通过对比野兽祭祀与人类享受春光的不同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无拘无束态度的赞美。
接着,“独谣昼不暮,搔首惭年芳”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独自吟咏,不觉日暮,内心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这里“搔首”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沉思之状,透露出一丝哀愁。
“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两句则是对自然界春意盎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草木随着季节更迭而更新,这种生命力和诗人隐居山中的心境相得益彰。
“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表明诗人并不嫌弃深山小径之远,而是愿意在这里筑巢造池,享受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蕴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亭午井灶闲,雀声响空仓”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安详宁静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山中获得的心灵平静。
“花落没屐齿,风动群木香”则是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花瓣轻飘,如同脚下的尘土,而风吹过树木,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些都是诗人亲身体验到的自然之美。
“归路云水外,天涯杳茫茫”表达了诗人面对归途时的心境。山路在云雾和流水的包围中变得迷离,天边又是无尽的苍茫,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观,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心路。
“独卷万里心,深入山鸟行”则显示了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内心世界扩展到无垠的山林之中,与飞鸿踏雪、游鱼破浪的山鸟共处。
最后,“芳景勿相迫,春愁未遽忘”表达了诗人虽在深山中,却仍旧没有忘记那逝去的春光与心中的忧愁。这里“勿相迫”意味着不必急于求成,也反映出诗人的从容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隐逸生活中的心灵寄托。
昔归已伤迟,再往乃不返。
云萍忽散迹,玉树犹在眼。
高堂念夙昔,群季轧歌筦。
嘉谷森特菀,华星粲孤皖。
凄凄去干戈,窅窅隔丘坂。
至今念行李,何日候还輚。
寡妻负孩稚,弱弟拾遗简。
独不见斯人,谁能不悲潸。
惊尘飒南至,妻子哭道周。
出门四山云,欲止安得留。
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
入洞怪崄巇,度岭伤阻修。
风波一相失,咫尺生愁尤。
大哉乾坤内,性命若云浮。
譬彼孤飞鸿,冥冥安所投。
嗒然向西望,泪下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