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为龙时,阳精洞丘谷。
神行物无碍,摧山如剖竹。
青口当其涂,长峦势奔蹙。
砉若万羽林,分行避黄屋。
祇今苔藓壁,即是群山腹。
天空堕石罅,雷与斫云足。
鬼斧一以劖,神鞭驱不续。
踯躅花其巅,聊舒游者目。
龙子为龙时,阳精洞丘谷。
神行物无碍,摧山如剖竹。
青口当其涂,长峦势奔蹙。
砉若万羽林,分行避黄屋。
祇今苔藓壁,即是群山腹。
天空堕石罅,雷与斫云足。
鬼斧一以劖,神鞭驱不续。
踯躅花其巅,聊舒游者目。
这首明代诗人陶望龄的《游五泄六首(其一)青口》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奇的山水景象。诗中通过龙子的形象,象征着自然之力的威猛和神秘。"阳精洞丘谷"展现了山川的灵秀,"摧山如剖竹"则形容力量之大,轻松地将山峦分开。"青口当其涂"点出山路险峻,"长峦势奔蹙"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陡峭和动态。
"砉若万羽林,分行避黄屋"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排列整齐的鸟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错落有致的排列。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山体内部的苔藓壁,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沧桑。
"天空堕石罅,雷与斫云足"描绘了石缝间仿佛天开地裂的壮观景象,"鬼斧一以劖,神鞭驱不续"则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难以用人力所及。最后两句"踯躅花其巅,聊舒游者目"以山顶的花朵点缀,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让游览者眼前一亮,心生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泄山水的雄奇与秀美,富有诗意和想象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敬畏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