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日日望君归。
秋风吹紫塞,夜夜捣寒衣。
楼兰未灭君不归,含啼独自下重帏。
玉关西去路如棘,安得身随鸿雁飞。
食荼中自苦,食檗那忍食。
西风吹妾身,化作望夫石。
东海之水成丘山,公乎何时生入关。
年年风雨里,但见血痕班。
妾心匪石不可转,君身如璧当来还。
自君之出矣,日日望君归。
秋风吹紫塞,夜夜捣寒衣。
楼兰未灭君不归,含啼独自下重帏。
玉关西去路如棘,安得身随鸿雁飞。
食荼中自苦,食檗那忍食。
西风吹妾身,化作望夫石。
东海之水成丘山,公乎何时生入关。
年年风雨里,但见血痕班。
妾心匪石不可转,君身如璧当来还。
这首诗名为《望夫石》,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离家出征后,每日期盼其归来的情景。秋风起,紫塞边疆寒冷,夜晚她为丈夫缝制寒衣。然而,楼兰未平,丈夫未能归来,女子含泪独坐深闺,心中满是思念与哀愁。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食荼中自苦,食檗那忍食”、“西风吹妾身,化作望夫石”,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以及等待的漫长与痛苦。最后两句“东海之水成丘山,公乎何时生入关。年年风雨里,但见血痕班。妾心匪石不可转,君身如璧当来还”,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忠诚与期待,即使历经沧桑,心中的爱意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在战争背景下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太守官清著破衫,祇应泉水误名贪。
遥知雁足书难到,州在衡阳尽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