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寒波荡瀫纹,朱帘十二挂絪缊。
阑干尽压鱼龙窟,箫鼓长惊雁鹜群。
山色四围晴拥雾,湖光八面夜飞云。
中流好是西施宅,早晚鸱夷挈画裙。
万顷寒波荡瀫纹,朱帘十二挂絪缊。
阑干尽压鱼龙窟,箫鼓长惊雁鹜群。
山色四围晴拥雾,湖光八面夜飞云。
中流好是西施宅,早晚鸱夷挈画裙。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湖心亭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将湖面的广阔与深邃、四周山色的环绕、夜晚湖光与飞云的交融,以及湖心亭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一展现。
首句“万顷寒波荡瀫纹”,开篇即以“万顷”形容湖面之广,“寒波”则点出季节或氛围的凉爽,通过“荡瀫纹”描绘湖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接着“朱帘十二挂絪缊”一句,转而描写湖心亭的建筑特色,红帘高悬,营造出一种华贵而神秘的氛围。
“阑干尽压鱼龙窟”描绘了湖心亭周围环境的生动,仿佛亭子的栏杆压住了水底的鱼龙世界,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箫鼓长惊雁鹜群”则进一步渲染了湖心亭的热闹与活力,箫鼓声声,惊动了飞翔的雁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山色四围晴拥雾,湖光八面夜飞云”两句,将视线从湖面转向四周的山峦与夜晚的天空,山色在晴日与薄雾中若隐若现,湖光在夜晚与飞云的映衬下更加迷人,展现了西湖四季变换之美。
最后,“中流好是西施宅,早晚鸱夷挈画裙”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西施与湖心亭联系起来,暗示湖心亭曾是西施的居所,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某日,或许会有如西施般美丽的人物在此留下足迹,增添了诗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心亭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轩丘之人何坦荡,奋身拟在萧曹上。
三语曾闻作掾名,一言尚遇知音赏。
谁云枳棘不栖鸾,暂屈长才向小官。
月俸持还酒家去,春衣犹似帝京寒。
六平峰下开仙馆,案牍閒时任萧散。
南涧飞泉卧内清,西林爽气朝来满。
自从下马少鞭笞,邻邑争传赞画奇。
遂使郎官唯坐笑,每逢才子即联诗。
有时独上横琴石,万水千峰起遥忆。
金马长悬魏阙情,铜鱼不记乡山色。
南营考绩待朝天,莫笑行囊但一钱。
应知太史求循吏,籍籍声名继颍川。
羽人重周游,踪迹半天下。
渡海窥蓬壶,寻云历嵩华。
朝登徂徕顶,夕眺琅琊台。
盘桓三珠树,酝藉九霞杯。
长生大道应无外,婴儿姹女遥相待。
金鹅结蕊养神丹,玄牝垂根长脐带。
学道何妨暂出山,收琴卖药到人间。
五侯七贵希相问,抱得瑶笙鹤上还。
还山宴坐璚林久,龙虎峰南一回首。
秋风入洞雁蹄霜,忽忆乡山菊花酒。
归来宛是辽城鹤,满面犹酣太玄酪。
仙歌未了泪纵横,残日潇潇陇树声。
谁知云水烟霞性,也动松楸霜露情。
寒冬别我无诸郭,遥指仙都在寥廓。
横天鹤影佩声微,惟见千山雪花落。
汉阴丈人心不羁,生小灌园无是非。
宁辞白发常抱瓮,大笑傍人皆用机。
吾观夫子偏同调,未肯逢时发哂笑。
五十仍无簪冕荣,半生独得丘园妙。
君家累叶尚高节,太华三峰见秋月。
仙都白首卧松云,官署清风洒兰雪。
霜露凄凄薄故林,几回风木感情深。
疏灯细雨怀亲梦,白石清池养道心。
药栏花径青山下,若比平泉更潇洒。
清斋时对去官人,习静长留采芳者。
涧水世事日灌园,浮云世事不须论。
从教纨绮轻荷叶,不分膻腥薄菜根。
有时兀坐榕阴里,悠悠目送孤鸿起。
向人不饮少陵杯,开口常轻马迁史。
燕綵堂深日日春,来清堂上好娱宾。
嗟予江海流离客,愧尔林泉淡荡人。
《黄氏小圃》【明·王恭】汉阴丈人心不羁,生小灌园无是非。宁辞白发常抱瓮,大笑傍人皆用机。吾观夫子偏同调,未肯逢时发哂笑。五十仍无簪冕荣,半生独得丘园妙。君家累叶尚高节,太华三峰见秋月。仙都白首卧松云,官署清风洒兰雪。霜露凄凄薄故林,几回风木感情深。疏灯细雨怀亲梦,白石清池养道心。药栏花径青山下,若比平泉更潇洒。清斋时对去官人,习静长留采芳者。涧水世事日灌园,浮云世事不须论。从教纨绮轻荷叶,不分膻腥薄菜根。有时兀坐榕阴里,悠悠目送孤鸿起。向人不饮少陵杯,开口常轻马迁史。燕綵堂深日日春,来清堂上好娱宾。嗟予江海流离客,愧尔林泉淡荡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2QIJ3AS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