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
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
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
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性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忠诚与名利之间的抉择。"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开篇即揭示出在污浊的环境中,个体难以独善其身的现实,暗示了权力场中不可避免的道德沦丧。"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权力游戏中,领导者追求实际利益而非虚名,而作为臣子,往往只能得到空洞的荣誉或权力,无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它不仅揭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也提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个人操守和理想追求的思考。陈曾寿以清末近现代初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借古喻今,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问讯梅梢,小春近也,花应渐开。
记华堂此日,红牙丝竹,欢声昨夜,翠玉樽罍。
雾节童童,金旓曳曳,人自阆风玄圃来。
嬉游处,任沧波变陆,劫火成灰。行天看取龙媒。
笑卫霍当年如此哉。
有笔头文字,何妨挥洒,胸中兵甲,解洗氛埃。
见说君王,防秋才了,便著芝泥封诏催。
功名事,付孱颜燕石,突兀云台。
问讯西园,一春几何,君今再游。
记流觞亭北,偷拈酒戏,凌云台上,暗度诗阄。
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来红绿稠。
须重醉,便功名了后,白发争休。定谁骑鹤扬州。
任书放床头盏瓮头。
况殷勤莺燕,能歌更舞,轻狂蜂蝶,欲去还留。
岁月易忘,姓名须载,笔势翩翩回万牛。
归来晚,有烛明金剪,香暖珠篝。
羌吹宣重籥,胡床近小台。
轻轻云片度,淡淡月华开。
壁暗雨留藓,庭虚风落梅。
纳凉公宇邃,清夜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