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青泥滑,迎人径草幽。
远天拖雨脚,残日破云头。
水泛山溪阔,烟低野树稠。
农夫看得意,蓑笠叱黄牛。
马足青泥滑,迎人径草幽。
远天拖雨脚,残日破云头。
水泛山溪阔,烟低野树稠。
农夫看得意,蓑笠叱黄牛。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郊外行进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句“马足青泥滑”以动态视角切入,形象地展现了雨后地面湿滑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迎人径草幽”则转向静态描写,通过“幽”字,营造出一条小径上青草丛生、生机盎然的意境。
“远天拖雨脚,残日破云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天空中的雨滴比作拖着脚步的远天,残阳则仿佛在云层中挣扎着探出头来,既表现了雨后的天空变化,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水泛山溪阔,烟低野树稠”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描绘了山溪因雨水而显得更加宽阔,烟雾缭绕于密集的野树之间,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景色。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最后,“农夫看得意,蓑笠叱黄牛”以农夫的形象收尾,通过其“看得意”的神情,传达出对眼前景象的满足与喜悦。农夫身着蓑衣、头戴斗笠,手持鞭子驱赶着黄牛,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郊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
湘江坠月。有塞鸿唳秋,云外凄咽。
倩女离魂,灵幻霜根,啼鹃泪点殷血。
珊瑚绛树交柯影,舞乱了、霓裳三叠。
误陇头、春到缃梅,寄远玉葱亲折。
不恨胭脂见妒,御沟正叶落,红恨波缬。
木笔过廊,锦字斜书,怨写西风一瞥。
东家漫学芙蓉醉,潮晕影、艳痕生颊。
喜近依、黄菊东篱,点缀晚香时节。
败柳官桥,乱花歧路。十年红萼谁为主。
白头拚卧蓟门烟,愁心怕见江南树。
半箧秋词,一襟幽素。美人镜里■迟暮。
不堪飞落更相思,尊前肠断方回句。
傍湘筠、一痕梦雨,三生絮禅难证。
十年恩怨鸳鸯褥,花底月明交影。眠未稳。
倩金匼余香,融得相思凝。啼莺唤醒。
怎小倦搴帷,落英如雪,换却好风景。
青春事,准拟采芳幽径。兰苕翡翠相并。
随函喜鹊猜应到,倘有银河中梗。人语静。
怅细雨红梨,添了花枝病。霜钟暮警。
荡宛转吟魂,双烟凌紫,绕遍翠鸾镜。
紫云已杳,听千呼万唤,无情堪恼。
旧日欢娱俱泯灭,不管天荒地老。
十丈香尘,六街金粉,过眼何曾好。
繁华如此,从今悔恨偏早。
也算人去楼空,情根慧业,错种红心草。
惆怅堂前双燕子,几许衔泥重到。
鸟亦惊春,花能溅泪,落尽凭谁扫。
与君憔悴,为他心事绵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