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八》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其八》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0)
注释
疏铁:稀疏的铁质。
檐间:屋檐下。
挂作琴:像琴弦一样悬挂。
清风:轻柔的风。
遽成音:立刻产生声音。
伊人:那个人。
欲问:想要询问。
无真意:没有真心实意。
向道:只说。
从来不博金:从来未曾为了金钱而追求。
翻译
稀疏的铁制屋檐下挂着如同琴弦一般,清风轻轻吹过就发出声音。
那个人想要询问却并无真心,只说从未为了金钱而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对音乐和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开篇“疏铁檐间挂作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空旷的檐下,悬挂着一把制成的琴。这不仅是对物象的细腻描摹,更蕴含了作者对于音乐和艺术创造的深切情感。"清风才到遽成音"则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人为雕琢即可产生美妙声音的境界,这里的“遽”字,意味着一种突然、自然的过程,是对音乐之美的高度赞誉。

接下来的"伊人欲问无真意"一句,则透露出作者对于世俗纷争和表象背后的真实动机的质疑。"伊人"指代一般的人,这里暗示着人们往往难以洞察事物的真相,总是在表象之下寻找不真实的意图。"向道从来不博金"则是作者自我位置的表述,他通过这句话强调自己一直以来都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贵,这里的“向道”,意味着面对或讨论某一事物,"从来"表示长久以来的态度,而"不博金"则明确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对人心的洞察以及个人立场的表达,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知人吟

君子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

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之非。

(0)

感事吟

为善大宜量力分,知机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入,力分量时事自平。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刑。

何人肯认此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0)

游齐山

曾随嘉客在层峦,秋色阴晴一望间。

洞外暂乘云缥缈,林端时露水湾环。

维舟暇日来寻胜,经世高才却爱闲。

闻说使君歌舞去,盛游应不减东山。

(0)

游集禧中元东轩分题得东字

策马从仙子,探春游帝宫。

爱此高尚志,开轩池水东。

鸭绿漾残日,树碧留清风。

生我潇洒思,超然尘世中。

(0)

自题梅花

花瓣钩完略点椒,孤根犹恐暗香飘。

弯埼隔水深深见,只与幽人慰寂寥。

(0)

甲子正月十六夜月蚀

玉川愤慨宛陵平,治乱无缘共一声。

怪事见多翻不怪,掩窗烧烛坐深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