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全文
宋 / 阳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里扁舟归自东,干戈满地路难通。

弟兄一榻聊相对,叔侄双头未许同。

峡入三游千丈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家山桃李期堪数,共约花间酌晚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guòsānyóudòngzhīsuìtuōbīnghuǒ
sòng / yángfāng

wànbiǎnzhōuguīdōnggānmǎnnántōng

xiōngliáoxiāngduìshūzhíshuāngtóuwèitóng

xiásānyóuqiāntàixiǎnshuǐlián西shǔbǎiyōukōng

jiāshāntáokānshùgòngyuēhuājiānzhuówǎnfēng

翻译
我乘着小船从东方归来,战乱四起,道路艰难。
兄弟俩在一张榻上相对而坐,叔侄关系却不能共享同一空间。
峡谷深险,如同三游洞般,连通西蜀之地,心中的忧虑似乎都随之消散。
家乡的桃李已盛开,期待能数清它们,相约在花丛中,在傍晚的微风中饮酒畅谈。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路难通:道路不通畅,暗示战乱阻碍。
弟兄:兄弟。
一榻:同一张床榻。
叔侄:叔父和侄子。
未许同:不允许在一起。
峡入:峡谷深入。
三游:三游洞,古代名胜。
千丈险:极言峡谷之深险。
水连:水相连通。
西蜀:古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百忧空:所有的忧虑都消失。
家山:故乡。
桃李:比喻子女。
期堪数:期待能够一一数清。
酌: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者在经过了万里长途的艰难跋涉后,终于回到故土的情景。开篇“万里扁舟归自东”两句,通过对比远行与归来的艰难,表达出归心的迫切和旅途的险峻。

接下来的“干戈满地路难通”一句,则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使得道路变得异常危险,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弟兄一榻聊相对”表达了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但“叔侄双头未许同”则透露出家族间可能存在的隔阂或矛盾。

“峡入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一句,通过对三游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恐惧和逃离战乱后的喜悦。这里的“三游洞”,即是著名的三游洞,它位于四川境内,是一处险峻的山峡。

“水连西蜀百忧空”则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描绘了战争给整个区域带来的灾难和哀伤。“家山桃李期堪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景色的眷恋之情,而“共约花间酌晚风”则是诗人在团聚中享受自然之美,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归途和家园的描述,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境美和象征手法。

作者介绍

阳枋
朝代:宋   字:正父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生辰:1187-1267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猜你喜欢

马上姬·其二

窈窕佳人跨绣鞍,香风吹动绿云鬟。

最怜二月长堤柳,一路青青送玉颜。

(0)

齐宫怨

遥见潘妃绰约来,六宫红粉一时回。

隔花听得君王笑,知是金莲步步开。

(0)

客中除夕闻钟·其二

为客他乡暮,钟声出晓云。

可怜今岁里,只此一回闻。

(0)

送陈惟秦客恩州·其二

树树桐花夹路开,思乡还上粤王台。

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

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0)

送陈宪伯入觐便道归省

万国诸侯会建章,使君千骑出东方。

绣衣正奏三年绩,綵服还称百岁觞。

辔揽朱轮宵拥月,疏封白简昼飞霜。

法星渐与闽天远,遥望精光帝座傍。

(0)

与吴元瀚话旧

久客还家叹敝裘,对君犹自起离愁。

数茎白发尊前泪,九曲青山梦里游。

松径夕阳秋系马,竹房疏雨午啼鸠。

明朝又作匆匆别,目断西风独倚楼。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