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
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
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山暮紫,峰如笋。
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
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的《满江红(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外宴集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因病不能参加集会的遗憾之情。
"方丈维摩,蒙衲被、都齐不省。空怅望、锦裘绣帽,玉珂金镫。" 这几句通过对佛像和僧人的衣物装饰的描述,营造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惆悵之情。
"十月小春逢此日,一时胜事输公等。问短衣、匹马射南山,何人肯。" 这里借助秋高气爽的天气和狩猎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自己不能与他们共度佳节的遗憾。
接下来的"山暮紫,峰如笋。江寒碧,沙如粉。望塞鸿杳杳,水遥天永。" 几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通过色彩和形态的对比,展现了秋日山川的壮丽与宁静。
"饮罢不妨瓶屡卧,归来自有风吹醒。试断桥、流水月明边,寻疏影。" 这最后几句则是作者在宴集后对美好时光的回味,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因病不能参与友人聚会的孤独与怀念,以及他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