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
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
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
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
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
何方济了岸,秪仗慈航力。
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
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
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
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
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
何方济了岸,秪仗慈航力。
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或道士的修行生活和精神追求。"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表现了对这位修行者的崇敬之情,他如同严寒中自有其清冷规律,不为外界所动摇。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写出了他心灵的自由漫游和内在的宁静与平和,即使是在人世间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表明了对他的修为的理解,他既有解脱之智又有守密之德,在佛道两家都有很高的造诣。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则是形容他在深邃的山谷中,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和胸怀,如同居住在神话中的龙宫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种深夜行走于大自然之中的境界,"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这里的“大夜”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超脱,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挑战。赤水和玄珠象征着难以企及的真理,而他却能够饮用其中的智慧。
最后几句则写出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他不愿意像芭蕉一样被世俗所束缚,宁愿真的成为那些隐居山林的高人。"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描绘了他在月光下的清凉生活,而"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则表明了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诗的最后,他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彼岸的道路,与那些伟大的贤者们共同栖居在美丽的莲花之国。这里的“十八贤”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十八阿罗汉,而“翠莲国”则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净土或理想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
淮水奇人物,枢星伟弟昆。
泰山开学谱,云谷发诗源。
委吏初行志,修文莫返魂。
功名传久远,赖有二郎存。
春云惨惨兮春水漫漫,思我故人兮行路难。
君辕以南兮我辕以北,去日以远兮忧不可以终极。
蹇予马兮江皋,式燕兮以游遨。
念我平生兮思君郁陶。
在师中兮岂造次之可离,忠言不闻兮思君忸怩。
毫釐之差兮天壤易位,驷不及舌兮脐不可噬。
思我故人兮怀我亲,怀我亲兮思故人。
怀哉怀哉,不可忍兮不如速死。
慨百年之未半兮,胡中道而遄止。
鲁连子兮义不帝秦,负玄德兮羽不名为人。
委骨草莽兮时乃天命,自古孰无死兮首丘为正。
我行我行兮梦寐所思,故人望我兮胡不归,胡不归。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
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
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初出高沙门,轻舫绕城楼。
一水何曲折,百年此绸缪。
北望渺无际,飞鸟翔平畴。
寒芜入荒落,日薄行人愁。
行行行湖曲,万顷涵清秋。
大风吹樯倒,如荡彭蠡舟。
欲寄故乡泪,使入长江流。
篙人为我言,此水通淮头。
前与黄河合,同作沧海沤。
踟蹰忽失意,拭泪泪不收。
吴会日已远,回首重悠悠。
驰驱梁赵郊,壮士何离忧。
吾道久矣东,陆沈古神州。
我今戴南冠,何异有北投。
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
但愿光岳合,休明复商周。
不使殊方魄,终为异物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