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寄榻绝逢迎,唯只云山似有情。
底事却忘迁谪恨,江南无此赤鲟羹。
西湖寄榻绝逢迎,唯只云山似有情。
底事却忘迁谪恨,江南无此赤鲟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于西湖畔暂居时的独特心境与感受。诗中以“西湖寄榻绝逢迎”开篇,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独自一人在西湖边栖息的情境,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外界的隔绝状态。接着,“唯只云山似有情”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和山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与共鸣。
“底事却忘迁谪恨”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经历了贬谪之苦后,本应满心愁绪,但此刻却能暂时忘却这些痛苦,或许是因为眼前的美景让他暂时忘记了过去的不快,或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最后,“江南无此赤鲟羹”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眼前美食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处境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一叶轻航。向孤山深处,载酒寻芳。
疏枝花缀雪,冷蕊玉霏香。疑翠袖、映红妆。
烂漫斗春光。步苍苔、未能轻别,生怕斜阳。
归来兀自难忘。怅诗魂蝶梦,不度潇湘。
何堪连夕雨,更转九回肠。人无寐、恨偏长。
花露定飘扬。想广平、心同铁石,尚赋篇章。
绿水芙蓉,羡幕府、诗才清绝。
继玉茗、低吟红豆,高歌白雪。
北固西风供作赋,南徐画烛欣留客。
泛烟波、听彻碧箫声,扬州月。湖海恨,泥鸿迹。
古今事,烟云灭。看江山如此,都归彩笔。
一卷龙光腾宝剑,千秋慧业传瑶笈。
爇名香、浣手细披吟,心先折。
一蒿绿水,四面青山,山水皆韶秀。东风晴昼。
苏堤外、十里平湖春透。小桃细柳。
看西子、芳容依旧。棹烟波、合有高人,艳福频消受。
苏白风流谁复。有参军此日,经纶抱负。平原特绣。
管湖山、预兆他年太守。词传红藕。
夸胜迹、应多吟友。和阳春、尽倚新声,按拍惭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