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二首·其一》
《冬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

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

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萧索时序晚,已复度高秋”点明了季节的更迭,暗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凋零的氛围。接着,“回涧白波起,通川绛树稠”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涧中白波翻滚,河流两岸红叶繁茂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晨风散清霜,嘉稻卷平畴”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风吹散了霜冻,稻田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与丰收的预兆。这种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独怀志士感,岁事幸将休”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或许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内心涌起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岁事幸将休”一句又透露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面对着冬日的寒冷与萧瑟,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与希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降夕咏怀二首·其一

白屋多强仕,朱门屈壮夫。

万端皆落后,不独是屠苏。

(0)

贞寿堂诗

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

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

秉心靡他适,誓死弗回折。

高堂何巍巍,翠柏凌霜雪。

遐龄介眉寿,莫景耀黄发。

有子足侍养,有孙足娱悦。

堂前綵衣舞,堂上旨甘列。

懿德及乡闾,清风敦阀阅。

载诵柏舟诗,永言播贞烈。

(0)

元宵侍宴万岁山·其五

诏书已下息黎元,远迩欢忻戴颂言。

节序适逢端正月,阳春偏感圣明恩。

三山瑞彩明黄道,五纬华星绕紫垣。

敬效嵩呼祝当宁,太平天子万年尊。

(0)

代德遵送严士正赴江阴训导

之官辞玉阙,送别傍金台。

暂驻城阴骑,同倾柳下杯。

念离俱缱绻,欲发更徘徊。

远树青如荠,春波绿胜苔。

路驰兼水陆,舟汎历沿洄。

之子儒家秀,前贤世德培。

羽仪明鸑鷟,器质抱琼瑰。

圣代蜚腾早,亨衢特达开。

三吴推道院,百里富英才。

习礼延陵邑,谈诗匡鼎来。

道存人自化,意澹俗无猜。

此去应相忆,题书寄雁回。

(0)

奉和诸社长小园看牡丹枉赠之作·其一

露滋绣萼弄轻寒,把酒同君带笑看。

忆昔汉宫人去远,阿谁今倚玉阑干。

(0)

初入南国

南州初入便神清,步步新秋送水声。

金缕两行浓夹柳,滩云如染照山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