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较文学正王隆别》
《赠较文学正王隆别》全文
明 / 徐贯   形式: 古风

闽藩大比期,天香发桂枝。

多士纷纷济,选择藉主司。

有若鉴之明,妍媸讵能欺。

有若衡之平,铢两讵能违。

三试叶至公,得士人共推。

芋原秋欲暮,凉风吹罗衣。

酒尽各分袂,云树两依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贯所作的《赠较文学正王隆别》。诗中描绘了在福建举行的大规模科举考试期间,天香飘散,桂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选拔人才的神圣与庄严。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考官比作明镜和秤,强调其公正无私,能够辨别出真伪,公平地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闽藩大比期,天香发桂枝。”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以“天香”和“桂枝”象征考试的神圣与人才的珍贵。“多士纷纷济,选择藉主司。” 描述众多的士子汇聚一堂,等待主考官的选拔。接下来,“有若鉴之明,妍媸讵能欺。有若衡之平,铢两讵能违。” 运用比喻,赞美主考官如同明亮的镜子,能够洞察人心,分辨真伪;又如公平的秤,不会偏颇,确保选拔的公正性。

“三试叶至公,得士人共推。” 指出经过三次严格选拔后,选出的都是最公正无私的人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与推崇。“芋原秋欲暮,凉风吹罗衣。” 转而描写考试结束后的情景,秋天即将过去,凉风习习,烘托出离别的氛围。“酒尽各分袂,云树两依依。” 最后两句写出了士子们分别时的情景,酒宴结束,各自告别,面对云树,心中充满了不舍与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主考官公正无私精神的赞颂,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作者介绍

徐贯
朝代:明

(?—1502)明浙江淳安人,字元一。天顺元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工部尚书。熟于边务谋划,巡视福建海道,料理苏松水患,绩亦可记。以疾乞致仕,卒谥康懿。有《馀力集》。
猜你喜欢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

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

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

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

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

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

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0)

令德送余都门外眷眷惜别余恨不款作诗寄之

行人不忍别,遇酒辄醉倒。

仆夫怪何迟,谬应行亦好。

怜君如弟兄,每见开怀抱。

天涯重分携,祖席都门道。

城头倾落日,酒尽迹还扫。

留连意虽勤,晤语终草草。

君如汗血驹,千里未脱皂。

我若随波鱼,圉圉依寒藻。

去住各有谋,聚散初不保。

惟馀一寸心,耿耿迟君老。

(0)

季脩舍舟趋诸暨谒刘元成独泛钱清江有怀其人

人远牛羊暮,春深草树滋。

野桥低映水,溪岸曲萦篱。

风雨江湖思,乾坤杖屦疑。

论心竟谁是,短棹欲何之。

(0)

饯和父之并州

有北何堪说,如南未是归。

并门子径往,汉节我方鞿。

笔砚论心久,干戈会面稀。

新程相忆处,路入岭云微。

(0)

灵岩七咏·其七三十二罗汉

此山罗汉极□常,当日威容俨在堂。

谁信盗中诚有道,智过君子实难量。

(0)

金丹诗诀·其五十九

两处擒来共一炉,一泓真水结真酥。

刀圭滋味吞归腹,浇灌黄芽产玉符。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