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往香山海上》
《往香山海上》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烟波沧海九衢尘,北去南来笑此身。

清世自惭无补地,白头犹作未归人。

故乡儿女多荒废,仕路交游半隐沦。

洛社诗成何日事,楚江西畔觅香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大夏所作的《往香山海上》。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仕途的复杂心情。

首句“烟波沧海九衢尘”,以“烟波”与“沧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常,“九衢尘”则比喻繁忙而纷扰的世俗生活。诗人站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自己“北去南来”的历程,感叹于这看似忙碌实则空虚的人生旅程。

接着,“清世自惭无补地,白头犹作未归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清明时代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以及年岁渐长却仍未能找到归宿的无奈。这里的“无补地”既指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暗含对自身能力的质疑。

“故乡儿女多荒废,仕路交游半隐沦。”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看到故乡的亲朋好友因各种原因而生活困顿,仕途上的朋友则选择隐退,这让他感到深深的忧伤与无力感。

最后,“洛社诗成何日事,楚江西畔觅香莼。”诗人将思绪转向对文学创作的追求,表达了即使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下,仍渴望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同时,“楚江西畔觅香莼”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仕途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雷殿画壁

艺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笔端具天人,难以茫昧拟。

致道古仙都,山水丽清美。

雷宫设像画,种种尽其技。

画得宋名手,善造天神鬼。

淳古出遒逸,意态得深旨。

左壁挟风云,沙砾卷空起。

有神操火具,怒目流狞视。

当其焰所及,妖窟荡无址。

右壁已淋落,云气来纚纚。

似闻轰雷车,不及掩其耳。

南壁云骖驔,霆旌建旗鼓。

有神被介胄,躯伟髯奋紫。

执殳见真宰,如以职备使。

北壁当晦冥,相去不辨咫。

有神手天瓢,九龙运其水。

势欲翻九河,雷伯鼓未已。

社神走阗阗,恐惧违詈棰。

白旆扬云表,奉令察臧否。

灵祠本清肃,长夏颡无泚。

入门见壁画,鲜不生战葸。

假令革其顽,像教良有以。

邑史有朱生,运笔妙莫齿。

吮豪追其踪,三叹逊前轨。

道玄貌冥狱,施帛日云委。

惟以神妙故,归命杂悲喜。

岁月如水流,艺学日零圯。

君看郭恕先,画妙托仙死。

(0)

和小修

蓟州新酒白石缸,空云影澄鸭头江。

露梢千缕扑斜窗,黄笙藤枕梦吴艭。

葛絺小眼如云凉,星河放教万尺长。

(0)

池上即事

含情落叶已缤纷,深转歌喉齿未分。

桥上玉人真咫尺,箫声似隔数重云。

(0)

似实先三首·其一

鲁生万卷尚未厌,昔人五车能几何。

赵中有令自太俭,秦延君说无乃多。

驽马十驾能千里,檐蛛千丝成一罗。

试使云帆涉沧海,朝宗无尽总先河。

(0)

华首台·其一

青山若现庄严相,白水时闻清净音。

尽日孤青常说法,诸天华雨万重深。

(0)

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