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吴门外水如油,潋滟腾空映鹢舟。
莫是西施曾濯绣,至今人羡锦江头。
望吴门外水如油,潋滟腾空映鹢舟。
莫是西施曾濯绣,至今人羡锦江头。
这首明代诗人周绍濂的《秀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门水乡的秀美风光。首句“望吴门外水如油”,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的平静与油相似,形象地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平滑如镜的景象。接着,“潋滟腾空映鹢舟”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仿佛与天空相接,映照着行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感。
“莫是西施曾濯绣,至今人羡锦江头。”这两句则通过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传说中,西施曾在水中洗涤过绣品,因此这里的水便有了特殊的魅力,以至于至今人们都羡慕这如同锦绣般的江头景色。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的传说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云雁将秋,露萤照夜,凉透窗户。
星网珠疏,月奁金小,清绝无点暑。
天孙河鼓,东西相望,隐隐光流华渚。
妆楼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儿痴女。
金针暗度,珠丝密结,便有系人心处。
经岁离思,霎时欢爱,愁绪空万缕。
人间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锦笺嘱付。
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黄鹤去。
正三边月静,万国年丰。
菊多梅小。
吐玉擎香,蔼皇都清晓。
龙驾徐驱,貂冠夹侍,天也和人笑。
紫陌欢谣,如今事事,胜端平好。
玉带垂虹,衮衣华日,秋水精神,臞仙容貌。
长对凝旒,不羡商岩老。
胸次乾坤,掌中霖雨,造化知多少。
便好重将,绛人甲子,数中书考。
青霄望极。
际万里月明,无点云色。
一片冰壶世界,水乡先得。
年年客里惊秋半,倚西风、鬓华吹白。
觅闲无路,相逢且醉,好天凉夕。
听曲曲、仙韶促拍。
趁画舸飞空,雪浪翻激。
行乐风流,暗省旧时京国。
插空翠巘连星麓,但波痕、浮动金碧。
不如归去,扁舟五湖,钓竿渔笛。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
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
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
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
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
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
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
云缥缈,玉娉婷,隐隐彩鸾飞舞。
樽前更风度。
记天香国色,曾占春暮。
依然好在,还伴清霜凉露。
一曲阑干敲遍,悄无语。
空相顾。
残月淡,酒阑时、满城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