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斋中偶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心境。"狂愚多苦口",诗人自嘲其言论直率,可能因此招致他人误解或非议,但他并不后悔,坚持自己的观点。"幽远独甘心"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守,即使不被世俗理解,也乐于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
"言路有馀责"暗示他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尽管直言不讳可能会承受更多的责任,但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所在。"权门无去音"则批评了权贵阶层的冷漠和不倾听民间疾苦,表达了对权力滥用的忧虑。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两句,诗人通过引用《周易》中的典故和弹琴的动作,寄托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和历史反思的情怀。最后,"此意谁相和,寥寥鹤在阴"以鹤鸣之孤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在寂静中坚守自我志向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范仲淹作为士大夫的道德担当和独立人格。
岂论春夏及秋冬,事事皆由造化工。
谁道一生无好运,何缘三月见芙蓉。
骚人犹恐东风误,醉眼真疑芍药红。
便是重阳开未晚,且传好意取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