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大翁求偈》
《金大翁求偈》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礼拜烧香新活计,行船种橘旧家风。

欲知自己弥陀佛,便是亢山金大翁。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引出对自我认知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礼拜烧香新活计”,诗人以“礼拜”与“烧香”作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新的生活仪式,暗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寻求心灵寄托的方式正在变化。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深层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追求的探索。

“行船种橘旧家风”,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与传统的生活方式。行船与种橘,是古代农耕社会的日常景象,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里通过对比新旧两种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怀念。

“欲知自己弥陀佛”,这句话直指内心的探索。弥陀佛,即阿弥陀佛,是佛教中极乐世界的创造者,象征着无尽的慈悲与救赎。在这里,诗人引导读者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强调了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便是亢山金大翁”,最后两句以金大翁为例,说明真正的自我认知与内心平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就像金大翁一样,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弥陀佛”。这里的金大翁可能是一个隐喻,代表了每一个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认知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思想,鼓励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深邃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外道李浩求归再用韵示景贤

自从一箭透重关,触处忘缘触处闲。

莫问羔裘横毳衲,从教华发映苍颜。

水声说法起予甚,山色呈机不我悭。

寄客天涯乐如许,问渠何必更南还。

(0)

汸始见黄先生问生何岁对曰己未先生曰吾六经补注以己未年刊或曰书已刻矣恨无读者吾应之曰恐读者未生尔岂知子之生年乃吾刊书之岁又获相交岂非偶然乎乃命春秋之学今年二十有七年矣值愚生朝次思敬韵以寓其感云

昔闻黄子书成日,正值麟经托始年。

皇览揆初悲后死,斯文未丧孰先传。

春秋霜露如将见,歌舞衣裳忍自妍。

诗句只增生日感,劬劳啄啐两凄然。

(0)

和叶中茂过访见贻四章·其三

山阁初成景物新,况逢好友赋诗频。

丹霞射牖迎初日,清露沾衣望北辰。

野客过从无俗虑,林僧谈笑总天真。

昔人乐处吾何有,千仞峰头自在身。

(0)

游富寺源赠任达可教谕

青山外护大牙衔,中列千峰剑戟攒。

红树高原秋入画,苍松出涧晚如蓝。

昔人避世今无地,往事伤心兴莫谈。

齐鲁烟尘应复息,待君重著广文衫。

(0)

贽芊知事希曾十韵

临江知事扬州客,漂泊风尘历岁年。

老大独怜双鬓改,乱离兼喜一家全。

山中寓隐从门掩,松下遨游任履穿。

经雨欲锄栽竹地,久晴思引灌花泉。

朋来问字能携酒,客至求诗每费笺。

政誉已闻天上有,才名姑与郡中传。

飞腾万里曾如愿,留滞三年暂息肩。

贫似杜陵收橡栗,兴同彭泽忆芜田。

黄麻有待恩光及,白屋深期惠泽宣。

感激为公歌此曲,异时相率共留鞭。

(0)

题廖善立揽胜楼

层构巍峨傍水涯,几陪名胜蹑仙梯。

九秋风月钩帘处,百里江山注目时。

黄鹤每当瑶席舞,白云时绕画梁飞。

知君老去风流在,长日簪花醉玉卮。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