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
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
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一只八哥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诗中以“偶听春声墙外枝”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场景。八哥在雕笼中,面对墙外的春之声,不禁陷入深深的惆怅之中,长时间地站立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接着,“分明细语传鹦鹉”,诗人通过八哥的视角,捕捉到了它与鹦鹉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声音上的,更包含了情感与智慧的传递。八哥之所以“总为聪明欲怨谁”,是因为它感受到了自身的处境与外界的对比,或许是对自由的渴望,或是对命运不公的感慨,这种复杂的情感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八哥这一小生灵的内心世界,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反应。诗人借物抒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了对人类社会某些现象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
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
美哉君子堂,春风迓簪裾。
高会既有以,嘉名谅非虚。
君看庭下人,星斗罗襟襦。
高朗自今始,太史徵明符。
东观图书共昔年,西曹风月许联编。
论心合在青云上,抚事空嗟白璧前。
晓日鹓鸿犹尺只,春风駉駜又三千。
池鱼塞马俱休论,且读南华第一篇。
邃翁天下奇,之子亦超越。
琅玕映珊瑚,文采争焕发。
识君虽未几,一见眸已豁。
方期托芝兰,告别何仓卒。
江东名胜地,京口豪隽窟。
槐黄逼秋期,腹笥撑突兀。
三杯脱宝剑,百步挽明月。
穿杨何足奇,会见石羽没。
清江柳方绵,紫陌花未歇。
晴空正无云,万里见孤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