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鹊滩西一棹孤,月光遥接洞庭湖。
堪嗟回雁峰前过,望断家山一字无。
野鹊滩西一棹孤,月光遥接洞庭湖。
堪嗟回雁峰前过,望断家山一字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野鹊滩西一棹孤",这里的“野”字给人一种荒凉、偏远之感,而“鹊滩”则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一棹孤"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所处位置的孤独与寂寞。接着,“月光遥接洞庭湖”,月光如水,绵长而柔和,将远方的洞庭湖与眼前的景致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境界。
在“堪嗟回雁峰前过”一句中,“堪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感慨,而“回雁峰”则是另一处地名,通过“峰前过”,诗人将自己的行迹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显露出一种游子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最后,“望断家山一字无”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了高潮。“望断”表达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渴望,而“家山一字无”则是在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眷恋和对过去的留恋。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怀。
院静无声。天边正、皓月初上重城。
群木摇落,松路径暖风轻。
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
杖策徐步空明里,但襟袖皆清。
恍若如临异境,漾凤沼岸阔,波净鱼惊。
气入层汉,疑有素鹤飞鸣。
夜色徘徊迟宫漏,渐坐久、露湿金茎。
未忍归去,闻何处、重吹笙。
群芳老尽,海棠花时候。雨过寒轻好清昼。
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开还自好,骀荡春馀,百样宫罗斗繁绣。
纵无语也,心应恨我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后。
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