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湖南汲福井》
《寄题湖南汲福井》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昔之日,此井竭。今之日,此井渫。

水由地中,功上出叶。

往来汲汲寒泉洌,六月焚如道无渴。

君不见朝宗江汉在此州,水哉能止还能流,召棠蔽芾今歌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象的变化,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井水的状态,展现了水的恒常与生命的活力。邵宝以“昔之日,此井竭。今之日,此井渫”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竭”与“渫”的对比,前者形容井水干涸,后者则描述井水清彻,通过这一对偶,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水由地中,功上出叶”一句,将水的来源与自然界的循环联系起来,暗示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通过“往来汲汲寒泉洌”,诗人描绘了人们忙碌地从井中汲取清澈泉水的场景,即使在炎热的六月,这股寒泉也能够解渴,体现了水对于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

“君不见朝宗江汉在此州,水哉能止还能流”这两句,诗人借用了“朝宗江汉”的典故,象征着江河的流向,同时也暗喻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这里,水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更是生命与时间的象征,它既能汇聚,也能流淌,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最后,“召棠蔽芾今歌周”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召棠,即棠棣之花,常被用来比喻兄弟之情或友情,此处可能寓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今歌周”,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井水状态的对比和对自然、生命、时间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深刻联系的洞察,以及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颂。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华盖石

醉扶藜杖少盘桓,四远烟萝手自扪。

此石至今无处问,祇因来自太微垣。

(0)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其二湘君

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

目断九疑岑,回头泪如雨。

(0)

次公济精舍韵

一室空山里,纤尘迥莫侵。

若非同臭味,谁肯远过临。

健策凌丹壑,清诗动玉琴。

溪边一回首,平地足崎嵚。

(0)

三月晦日与诸兄为真率之约徘徊石马晚集保福偶成短句奉呈聊发一笑

春服明朝换,晴川涨绿阴。

追随皆胜侣,邂逅即初心。

社迹莓苔古,禅扉竹树深。

移尊真惜日,毕景共披襟。

俭德遵贤范,哇词愧雅音。

清和应更好,逸想寄云岑。

(0)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三楞伽院李氏山房

蹑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俛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0)

秘阁张丈简寂之篇韵高难继别赋五字以谢来贶

劳农会稽宅,息驾丹元乡。

丹元不可见,翠壁空云房。

是时中春月,暄风发新阳。

白水注幽壑,绿树敷崇冈。

俯听足怡悦,仰观共徜徉。

班坐得瑶草,倾壶出琼浆。

长吟游仙诗,乱以招隐章。

忽忽林景西,踌躇申慨慷。

坐上江海客,兀傲须眉苍。

逸气迈霄汉,英词吐琳琅。

思与泉石胜,韵随笙鹤翔。

追游不敢及,咏叹可能忘。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