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猊自何至,驻此象龙筵。
乍睹无殊像,堪明不二禅。
神光烛空际,柏子落阶前。
那用登层顶,凭临意豁然。
跨猊自何至,驻此象龙筵。
乍睹无殊像,堪明不二禅。
神光烛空际,柏子落阶前。
那用登层顶,凭临意豁然。
这首诗描绘了在殊像寺中的一次独特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内的景象与氛围。首句“跨猊自何至,驻此象龙筵”以“猊”字引出,形象地描绘了进入寺庙的情景,仿佛是跨越某种神秘的存在,来到了一个充满象牙龙形装饰的宴会场所,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乍睹无殊像,堪明不二禅”两句,表达了初次见到寺庙中的景象,并没有感到特别不同寻常,但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景象,却能让人深刻领悟到“不二禅”的真谛,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神光烛空际,柏子落阶前”描绘了寺庙内独特的光影效果和自然景观。神妙的光芒照亮了天空,而柏树的种子则轻轻落在台阶上,这样的场景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内在的力量。
最后,“那用登层顶,凭临意豁然”点明了诗人的感悟。他意识到,无需攀登高处,只需静心凝视眼前的一切,就能获得心灵的开阔与解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修行的深刻启示,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殊像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佛法和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
声残玉笛梨花月,笑指骊泉浴香雪。
宣来天驷玉花骢,醉僛金勒摇东风。
阿环并辔微相顾,一点芳心倩莺诉。
五溪老奴侍鞍侧,招摇先入华清路。
行幸东西春复秋,那知忧乐两相酬。
朝元警跸犹清道,胡马长嘶出蓟幽。
猿声霜冷巴山晓,锦袜遗香清渺渺。
南内凄凉稀进御,海云空阔蓬莱小。
泪湿花容春雨馀,纵有丹青画不如。